|||
巴西科技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依托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机构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运筹的,在一系列战略性发展计划的指导下,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基础,在科学管理制度的保障下,公平、优化、高效、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特别是巴西高校行政部门在基金项目全周期对科研人员几乎是零干预的去行政化,成为巴西科研管理的一大亮点。作者推出《人才计划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巴西篇》,共分三次在科学网博客发表,本文系第三部分,敬请网友关注。
美国现代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认为“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王伟,2002)。科技教育人才管理机构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和管理,取得良好管理效果,实现预期目标。下面主要就巴西精英人才结构的形成、科研初审和终审制度的实施流程、以及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 – 技术协调 – 科研人员自我管理”科研管理体制的运作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精英人才结构的形成
十万余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人员是巴西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中流砥柱,他们带领全国近两百万学人从事日常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任务。这十万名博士研究员可以作为负责人申报国家各类科研项目。
巴西科技基金委科研成果津贴每年申报一次,二级研究员的期限为三年,一级的期限为四年。按2010年统计,全国有12883名拥有博士研究员获得此项津贴,其中一级以上的研究员不到一半。这近一万三千名研究人员同时也负责巴西科研体系各类科研项目的初审和评议。
巴西科技基金委邀请各专业的一些学术带头人成立专家小组,负责本专业各类项目包括对科研成果津贴的审批等。组长一般都是一级A类或高级研究员,可以说是本专业的顶级人物。专家小组的成员都是一级研究员,一般有4-5名,大都是由本专业的负责研究生教育的主任会议投票选举推荐到巴西科技基金委。例如全巴西计算机专业有近50个研究生教育课程分布在各大高校等,这些课程的主任会议,平均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多是在本专业的年会上召开。他们代表全巴西的计算机专业投票选出巴西科技基金委和巴西高教基金委的本专业两个专家小组。
经过专业投票选出的专家小组的组长和成员就成为各个相关专业在“人才金字塔尖”上的代表人物。就是这些塔尖上的领军人才,借助于具有高效互动功能的技术支持系统,通过每年遴选和发放科研成果津贴的方式,已经建设起“万人科技精英队伍”,一方面组建团队担负起国家科研创新发展的大任,另一方面也担负着人才的培养和评选工作。但值得一提的是,成员们的各项工作全是义务性质的,无任何工资性质的额外报酬。当然作为巴西科学基金委的研究员,他们和其他研究员一样,每月获得科研成果津贴。
科研项目初审和终审制度
如前文所述,由巴西科技基金委开发和维护的科研项目在线申报和管理系统(Carlos Chagas Platform)为巴西科研项目从招标到结题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了强大有效地技术支持。与科研项目基金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项目的招标、申报、同行初审、专家终审、审批、签约、管理执行、结题、报账、审计等等,都是通过这一在线申报和管理系统实现的。项目基金审批流程如下:
巴西科学基金委的技术人员将收到的申请项目分别用电邮发到本专业的初审研究人员,通常一个项目由三个初审评议;
一个月后,这些研究员把初审报告发回系统来;
当初审报告收齐后,技术人员通知专家小组成员和组长;
专家小组根据初审意见,决定推荐名单,发给巴西科学基金委本专业的技术负责人员;
巴西科学基金委根据经费情况和专家小组的推荐名单决定最后获批名单,然后进一步进入签约、资金发放和项目管理程序。
为便于了解上述程序,下面以面上基金项目为例进行说明。巴西科技基金委通过发布招标书的形式,资助面上基金项目,其中主要一项称为Universal项目。Universal项目资助期两年,每年8月份发布表述,11月份公布结果。按费用额度,分为三类:A类,1.5万美元以内;B类,3万美元以内;C类,12.5万美元以内。2010年,巴西科技基金委共出资0.6亿美元,资助3600个该类项目,竞争十分激烈。申请成功者除了项目新颖以外,个人资历应出众,一般要求是科研成果津贴获得者。
初审人员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登陆科研项目在线申报和管理系统,阅读项目申报材料,在整合为同一界面的科技人才电子履历表和数据库上,查看项目申报者是否为科研成果津贴的获得者。如果不是,初审人员一般就会以资历不够的理由否决申请。若所有申请者都是津贴研究员,下一步初审人员将根据申报人员列出的五篇论文代表作加以判断。初审人员会比照巴西高教基金委科技文献评级系统上对期刊会议的等级评价信息和分值标准,来判断这些文章的质量。其它可比指标有:历史获批项目记录、指导研究生数量、参加国际会议等。这些指标都成为初审者对申报者项目申报资历与合格程度加以评判、对比的参照条件。由于所有申报者的电子履历表是统一格式和公开的,对申报者这些方面加以比较其实是很容易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初审结果只有一个:推荐或不推荐,并附上初审报告,陈述清楚推荐或不推荐的理由,特别在不推荐的情况下,更要陈述清楚。初审报告的正确和公正十分重要。
接下来,专家小组根据三位研究员的初审意见,给出一个综合结果:推荐或不推荐,但要打出1-5分的优先级来。除此之外,专家小组一般还要平衡一下校际研究中心的项目分布情况,对个别申请人的优先级别适当调整。
巴西科技基金委该专业的技术负责人根据这些优先级,决定最后获准项目清单。技术负责人一般还要平衡一下地区间项目分布情况,对一些申请人的优先级别用地区权重方式小范围调整。但总的来说,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在整个项目评审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项目的审批,取决于申报人所在的研究生课程的评价级别。例如针对上述的科学无疆土高端人才项目,申请人的基本条件就是本人应是科研成果津贴的获得者(一级研究员优先);同时所在的研究生课程评级要不低于4级,即至少能够招收博士研究生。
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 – 技术协调 – 科研人员自我管理”科研管理体制
科研与人才的管理无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若使科研与人才管理的目标优化实现,关键是要正确有效处理整个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巴西的科研管理体制融“行政管理 – 技术协调 – 科研人员自我管理” 于一体,使三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子系统能够关照整体系统的运作规律和目标,协调运作,在最大化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实现整体科研管理的有序有效。
1)行政管理
巴西政府对科研和人才的行政管理是指巴西科技部和教育部对巴西科技发展总体政策性的管理。例如推出“科学无疆土计划”或促进内陆地区科研发展的政策性措施;国家科研和教育预算;国际科技教育交流的走向等等。但政府部门是不具体管钱的,绝大部分经费是委托巴西科技基金委和高教基金委来管。关于各类基金的全周期项目管理情况,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行政管理的构架,以巴西科技部为例,具体包括如下四类工作人员:
部长和司长(注:巴西政府部委不设副部长、副司长编制,司长相当于国内相关部门的副部长),由总统任命,政府换届,职位换人;
公务员,担任处长以下职务,是该部的永久性工作人员;
服务性雇员,是指秘书、信息、保安、卫生等行业的服务人员;
实习生,是在读大学生在部门的实习工作,担任低一级的项目文档处理工作。
其中,担任科技部部长的人选一般都是总统的政治结盟伙伴,也就是常说的政客。担任司长的大都是来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德高望重的教授。在该部仅有的6个司长岗位上,有四位都是来自大学的著名学者。巴西著名气象学家,一级研究员Carlos Afonso Nobre博士,毕业于巴西航空理工学院(本科)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担任过高教基金委多学科专家小组组长,气象研究中心主任,科技信贷支持局副局长,目前是科技部科技发展和政策司司长。这种任用经过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筛选出来的专才精英治国,是巴西政体的一个重要特点。
2)技术协调
巴西科研与人才管理的技术协调工作是由其科技部下属的科技基金委和教育部下属的高教基金委统一协调负责的。科技基金委和高教基金委都是联邦政府的事业部门,人员组成和科技部一样,高级主管来自大学科研第一线。中层和技术人员是政府公务员。他们负责科研基金和项目的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例如巴西科技人才电子履历表和数据库和科研项目在线申报和管理系统由巴西科技基金委开发和管理。巴西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工作和科技文献评级系统是由巴西教育基金委开发和管理。
具体以巴西科技基金委为例,这个机构就是贯彻科技部的科技发展政策,执行科研经费预算和协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上述170万科学技术人员的科研工作。在整个基金项目管理周期,该基金委员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和角色就是技术协调者和服务者,而不是科技人员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图3 巴西科技部信息技术司司长,著名计算机专家Virgilio Almeida博士在拉特斯数据库的履历表首页
科研人员的参与和自我管理
如上所述,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研究员等,以及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等技术人员。他们形成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力军,既是科研基金的使用者,又是科研项目的管理和执行者。科研人员的参与项目管理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项目的评审管理,所有项目基金的评审是由他们自身完成的,具体的说,是由前面提到的一万三千科研精英完成的。这方面的管理是在巴西的行政管理的架构下和各种信息技术系统和制度的支持下,才得以公开、有序、有效地进行,实现了由“专业内行对专业人才建设和持续发展的管理”,确保了专业管理和发展的质量,从而也有效避免了“外行管理内行”以及“行政干预专业管理和发展”的弊端。
二是项目的执行管理,所有获批的项目的科研进展、人员组织和财务管理都由科研人员自行管理。这种“科研人员自己管理自己模式”的有效执行也是在巴西科技基金委和巴西高教基金委的技术人员协调下,相应的信息技术系统支持下完成的,没有高校和科研机构行政部门的影子。即便是巴西高校的行政机构,基本上是不参与来自科技基金委项目基金的管理,如果有所涉及,也是辅助性的。例如,大学教师得到巴西科技基金委的基金,要购买设备,采购和使用权在项目负责人,但安放在实验室后的设备要登记成为大学的资产,则由大学相关部门登记。除类似的情况外,所有关于项目执行的管理,都是科研人员通过科研项目在线申报和管理系统自行管理。
如上所述,巴西对科研和人才的管理体制不仅在行政架构上结构合理、功能强大,而且在技术协调上也为科研和专业人才发展打造了“自助式”发展的技术支持和一切“以人为本,以科研为重”的人文管理环境。通过融“行政管理—技术协调—科研人员自我管理”为一体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巴西不仅从国家层面统筹优化了科技和教育资源,做好重点工作如规划制定、政策设计、服务到位等等,而且由于所实施的这一套管理体制的公平性和公开性,从而也从根本上避免了“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后果的出现,确保了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自由竞争机制的高效持续运转。
本系列的第一部分《巴西“万人精英”和“科学无疆土”人才计划》和第二部分《巴西人才计划与科研管理的技术支持》得到科学网众多博友和编辑部的关注和支持,特表示谢意。同时,谨对本文合作者的无私奉献和才智情华致以真诚的感谢。
参考文献
巴西科技部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的2010年年度报告,Relatório de Gestão 2010 - CNPq,2011。
王伟, 科研管理中复杂性分析[J],科研管理, 2002(2):13-17,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