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liu88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ngliu8888

博文

研究论题(1): 发明和应用不是研究

已有 5164 次阅读 2011-11-7 01:22 |个人分类:教育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研究生, 博客, 网络, 英文, 研究院

很多人问,研究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点尤其是新的学生搞不清楚。搞不懂研究,也就不懂什么是研究院,也就不懂什么是研究生,也就不懂什么是研究生导师,也就不可能对研究生涯产生正确的兴趣。搞不懂什么是研究的人不是很少,而是很多。
(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困难和疑惑都来自不懂研究的本意。很多人上研究生,其实不是来研究,而是来当学生;不是为今后作研究,而是为以后工作.本文提的是比这些问题更深一层的迷惑)

很多博主写过有关“研究”的好文。其实这是我最早接触科学网的原因。可是网络是个怪物,只任新的,不认旧的。旧文再好,也被深深的藏起来。在这个博客结尾我把自认好的博文和博主作个链结。

研究的英文叫“Research”。中文解释,“研”就是调查的意思。“究”就是到底的意思。所以研究就是追根刨底的调查。英文的Research就是反复“Re”找”search“的意思。

破案电影里的调查人员,是问“谁是凶手”,“动机是什麽”。研究的起点,是一个问题,Question。 没有Question,就无所谓调查,就不是研究。

物理学家问“时间是什么”或者“质量和电磁场的关系是什么”,这就是问题。
社会科学家问“夏威夷土著的文字是如何传播的?”,这就是问题。
生物学家问:“人类的基因是如何决定老年痴呆的?”,这就是问题。
考古学家问:“二百万年前人类如何从亚洲跑到欧洲的?“,这就是问题。
经济学家问:“华尔街的投资和人的创新力关系是什么?”,这就是问题。

有问题,才有调查。才有结论。才有知识的产生。

好的研究人员,在于问重要的问题,并且给问题一个完美的解答。所以作研究的人需要两个本事,一个是看出问题,一个是解答问题。

应用研究人员,工程师可不可以作研究?这是个问题。如果你的科技行为的目的是如下,就不是研究,而是瞎撞,或者是开发:
- ”我要作一个设备“
- ”我要发明一个新的方法“
- ”我要制备一种新的化学手段“。
-” 我要攻克癌症“。

这些都不是研究。为什么?因为这些科研行为中没有问题。这几个例子中的科技行为的主体不是”问题“,而是”我“,而是一种”结果“。(重要说明,讲什么东西不是研究不是贬义。乔不斯也不是作研究的,可是死后留名。我见的“为付新词强作愁”的所谓“研究”太多了,有感而发。没有问题就不是研究。这点是肯定的。有人指出应用科学也可以问问题,但很多人不会问问题)

在美国,我反复和我的学生强调,你读的不是”博士“,不是”工程博士“, 不是”技术博士“,而是”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为什么叫哲学博士,就是因为你通过研究,解决了问题,找到了答案,为人类增加了知识。

我是作工程的。本文没有贬低工程技术的意思。我只是想强调,研究必须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问题可以是一种好奇,可以是假设,可以是杜撰。但是必须有问题。技术人员只作开发和发明,只是研究的开始。你发明了一个新的化学手段,值得祝贺,可是这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研究。这种研究,效率很低,带不来真正的源头创新。研究的目的不是发明,发明只是研究的副产品。研究的目的不能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是研究的附带结果。这看似简单,实际是本末的关系。

在读的研究生可以想想,如果你的研究行为中只有目的,没有问题,那就不是研究。

问题不能是”我能不能把这个发明出来“,”我能不能开发出新的方法“。问题里不能有”我“这个字。问题必须是中性的。

在科学网里,不要忘了什么是科学。科学者,乃研究只谓也,非技术人员只谓也。研究是学问的代名词。学问,就是要先问,在自己向自然学习。不是先学,不懂找老师问。不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的科技行为,好点叫技术工作,差点叫低效率发明,再差点叫跟踪,再差点叫功利,再差点叫玩票。

如果一个水稻科学家的目的是“我要研制一种新水稻”,那就不是研究。如果研究的目的是搞清楚“为什么这块地里的这一株稻谷长的这样高?”,那就是研究。

如果一个生物学人的目的是”我要攻克癌症“,那就不是研究。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要明白”癌症可以被攻克吗?“,或者”用这个那个化学手段可以杀掉癌细胞吗“,那还比较靠谱。

希望这种讨论对刚进门的学生有用。研究就是“问问题,再回答问题”。研究不是发明,不是创造,不是学习,不是作贡献。发明创造贡献都是研究的可能副产品。研究者,必须净下心来,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不是你想做的,或者你作不了这件事情,也可以,但要明白这不是研究。

有关研究的好文:
王德华,研究生要学会追问
王进,研究生生存法则
王修慧,研究生,怎么读?
王宝山, 研究生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刘全生,研究”研究“

吕喆,有关研究生导师关系

秦四清
,基础研究与成果价值
刘坤鹏. 从近期的两篇文章看科研视野的重要性

我的研究论题系列:
研究论题(1): 发明和应用不是研究
研究论题(4):没人告诉你的在美国和中国作研究的根本不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05347.html

上一篇:勤奋只是创新的一个要素
下一篇:研究论题(4): 美国和中国研究院师生待遇的最主要异同
收藏 IP: 129.105.90.*| 热度|

6 王英安 杨晓虹 李冰 郭保华 dunkelblau LantaoYu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