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为啥我们非常勤奋但没有创新”,诱发了对勤奋,用功,创新两方面的讨论。比如
曹聪的博文,以及
吴飞鹏的博文。这种讨论非常有用。因为和创新有关,我在这里想说两点。
第一,勤奋只是创新的一个要素。
创新是发明有用的东西。有用不是自己感觉的有用,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出来的。要检验,就需要很多的毅力,努力,和牺牲。创新是要担风险的。创新需要勤奋,但还需要担风险的能力和心态。一个民族不能创新,也许是因为不愿担风险,不敢担风险。另外或者自我感觉太好,认为自己做的东西肯定是新的,肯定是有用的。浅尝辄止,
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担风险。教授担没有经费的风险,担没钱的风险,创业者担倾家荡产的风险,学生担推迟毕业的风险。没有风险,就没有办法证明”有用“,就没有创新。所有我们知道的创新者都担风险,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爱迪生担很多风险。他每天睡四个小时,把家人置之度外,把自己发明赚来的钱全部搭进去作技术商业赌博。他从小忙的连学都不上,担的是没有文凭的风险。盖兹从哈佛退学创立微软,担的是没有文凭的风险。这些风险,是现代人敢担的吗?
第二,勤奋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吃苦耐劳“(当然现在年轻一代因为生活优越正在失去吃苦的美德)。但是”勤奋“不是简单的”吃苦“。勤奋是持之以恒,不折不挠的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进。爱迪生是勤奋的,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著名的名言是”睡的少,干的多“。他并不是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吃苦。他有家业,有孩子,有很优越的条件。乔不斯是勤奋的。他的NeXT计算机公司卖给苹果四亿五千万美元,他并没有退休,而是接着为苹果工作。他的生活苦吗?他有三个孩子,家住硅谷最贵的街区,是disney公司最大的股东。他勤奋吗?可以说很勤奋,每天在苹果工作坚持自己的宁缺毋滥的原则。比如他宁可被员工认为”苛刻“,”霸道“也要坚持,连iPhone上一个键的手感都要亲手干预。这可以说不是简单的苦,而是真正的勤奋,一种忘我的勤奋。
科学网上很多教授,学生。生活都很不容易。但我认识的很多实业家,创业者,生活比科技界的人比更”辛苦“。马云是每天在天上飞的。他不想和家里人每天见面?这些人的”勤奋“,不是简单的”吃苦“,而是真正的”我要证明我的东西有用“。按这个标准,很多科学界的人离”勤奋“差很远。作科学技术的很多人”吃苦“发文章,这很可歌可泣,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在吃苦的基础上在加点”真正的勤奋“。
吃苦是给别人看的,勤奋是给自己看的。别把吃苦当勤奋。这叫勤奋。爱迪生一张老照片,连续工作72小时后”power nap”。
这叫吃苦。中国工人在美国修铁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132-503954.html
上一篇:
地球到底能养多少人下一篇:
研究论题(1): 发明和应用不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