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xin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xing9

博文

往事依稀:当年中国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大多作古了

已有 1605 次阅读 2019-4-4 09:5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往事依稀:当年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大多作古了


引子: 科学网头版精选博文“王中林:自驱动系统中的纳米发电机”已经刊发了3天。 我有幸参与了14年前王中林教授这个项目的商业活动, 保留了王中林教授当年写的Business Plan (商务计划)全文, 所以到我的陈年旧库中找这份材料, 看看14年后王中林教授的这个项目取得了那些进展。 不料发现了一份第二届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成立时的油印资料。 看着上面熟悉的名字, 感概万分, 所以写下了本文:往事依稀:当年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大多作古了

===============================


文革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决定改选解放后成立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当时中科院在改选增补学部委员)。

1984年第二届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改选, 公布了全部委员名单:


 


我有幸当选为第2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何康部长在大会上向与会的钱学森介绍部分委员时, 指出我是当年最年轻的委员。

看到这个名单, 我泪水挂在眼圈了。 这个名单上的委员我认识的有将近一半, 大多是我的老师一辈的科学家。 他们有些是中科院院士或工程研究院院士,现在大多已经作古, 正所谓“天之涯海之角, 知己多凋亡”。 现在在世的还有袁隆平,范云六, 莽克强, 贾士荣等。


在科学网上被其他网友(包括我自己)介绍过的有卢良树, 卢永根, 刘大钧, 董玉琛等。


科学和科学家是要新陈代谢的, 新的一辈总要取代老人的。 中科院已经出台了70岁以上的院士必需退休的政策(不是院士退休, 是职务退休), 今年(2019年)必须完成, 例如到今年年底, 北大现有的将近100位院士将有一半会退休, 把机会和职务留给年轻的一代。 这是完全正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2008-1171389.html

上一篇:谈谈华为:究竟有多大,为何不上市
下一篇:三言两语话清华博士不需学术论文
收藏 IP: 218.1.76.*| 热度|

3 郑永军 王安良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