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迎接挑战,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精选

已有 7453 次阅读 2011-8-20 19:04 |个人分类:为师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金属所, 新生入学

新学期伊始,所里研究生报《金色畅想》的编辑约我给同学们,特别是刚入学的研一新生们写点东西,在学习上给予一些建议。盛情难却,对于同学们的期待,似乎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

我们经常在面试学生的时候,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读研究生选择了金属研究所。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这里的仪器设备先进,老师水平高,学术环境好等等。我想,作为导师队伍里的一员,不辜负那些充满梦想、踌躇满志年轻人的期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以下是针对《金色畅想》小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仅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1)         明确学习目标,从被动应试转变为主动求知。

教育之根本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人之所以要接受系统的教育也无非是希望成为社会需要(有价值)的人才。所以那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是获得一纸文凭而学习的态度只能说是心智幼稚的表现。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远大的目标,自然也就会有了motivation以及抵挡诱惑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你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兴趣,那还不如早一点去干别的,免得浪费时间。

2)         学习课程还是下室工作?学课越多越好吗?

每一位导师都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生将来有可能从事的研究课题来指定一些课程来学习,这也是获得学位的学分要求。大多数学生喜欢在第一年里集中时间将课程学完。也有的导师建议学生只选一部分课,可以抽出一部分时间参与导师目前的研究工作。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个人觉得,后一种模式可能更好些。学生可以较早地接触研究工作,学习课程会感觉到更有针对性。或许会对知识有更深度的渴望。前面一种模式,更像是大学本科的延续。

研究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再仅仅是学习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创造新的知识,至少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已经拥有的部分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是对你是否正确地理解与掌握了所学知识的一种考验。

选择多少门课程这可能因人而已,视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而定。关键在于学的东西能否真正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才是目的。我经常碰到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误,学得“一锅夹生饭”。夯实专业基础是以后解决问题时给力的本钱。

我们的学生往往习惯于标准的教材,或者是指定考试范围,而在教育发达的国家,任课教师会给学生们指点一些参考书,学生们自己去图书馆借阅。如果学生们有精力和时间,可以阅读1-2本英文的原版教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书到用时方恨少”。 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元素经常是来自于素日博览群书所奠定的积累。

3)         听学术报告是否有必要?听不懂怎么办?

学术报告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活动。搞学术研究离不开讨论与交流。学术报告的能力也是对职业科学家的必要训练。院子里每年的学术报告很多,限于时间,只能选择一些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去听。隔行如隔山,对于离本专业较远的报告,听不懂是很正常的,没必要因此而郁闷不乐。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听懂的部分自然会愈来愈多。

除了专业知识,英文报告还有语言的障碍。当然听起来就更加困难。英语是全世界学术交流的共同语言。但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学者讲英语总会不同程度地带有母语的口音,而给我们上课的外教或者听的录音都是标准的、来自母语国家的speaker。我们需要在“实战”中去不断适应,只要坚持经常听,必然会逐渐懂得越来越多。听懂多少算多少,不必急于求成。我认识的一位现在国外任教的教授,他当年留学英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师讲课、听报告都似懂非懂。突然的某一天,他就“茅塞顿开”,能够全听懂了。这或许就是“质的飞跃”。所以,贵在坚持,不可轻言放弃。功到自然成。

正是因为不懂才要学,不懂装懂的人才最无聊。到现在,我工作这么多年了,比较经常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有些人(比如印度人)讲的英语我也就是听懂个五成。

多听报告的好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除了对报告学术内容的了解之外,我们也可以关注:他/她的工作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她为什么这样想?他/她的报告是怎么准备的?他/她的报告为什么这么精彩?

4)         如何阅读参考文献?

现在的文献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读好文章上。特别是不要被一些垃圾文章所误导。按道理来说,导师应该有责任给学生指点一些最基本或者是必读的参考文献,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我在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文献的同时,还会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这样学生们在读文献时会关注这些问题。

对高水平论文的理解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第一个回合上就真正地理解,随着自己的试验开展起来,与导师的反复讨论,渐渐就会加深理解。工作的深入是螺旋式发展的。在初始介入阶段,不理解是再正常不过了。适应一段时间就会顺其自然了。关键在于读的过程中要思考,问自己: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二个回合有个印象,以后回来再读。如果一开始直接读英文的文章有困难,可以读一些中文文章或者博士论文,熟悉一下专业术语,但应该尽快地越过这道坎儿,走出这个地带。

5)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学森先生生前谈到: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依靠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廉价劳动力、高能耗、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能够可持续发展吗?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最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

一个国立科研机构的使命是什么?他对社会的贡献又体现在哪里?无非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人才两个方面。我们材料研究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就应该和有能力在创造新知识、创造高性能的新材料、创造材料制备与加工的新技术、开拓材料的新用途等方面有所作为。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宝贵青春年华,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为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奋斗!加油!

 

相关链接

材料科学与工程经典教科书推荐

把参考文献研究到位是必须地

加州理工掠影:有大师,无大楼

没有人做的工作就是创新吗?


 

(图片来自网络。钱学森与导师冯 卡门(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477680.html

上一篇:加拿大拾零:狗眼看人“高”
下一篇:师生关系的n个层次
收藏 IP: 210.72.130.*| 热度|

11 刘光波 张红光 蒋敏强 陈儒军 吕喆 张志东 宋铁成 肖振亚 吴斌 郭胜锋 蒲应俊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