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如何准备博士论文答辩? 精选

已有 39004 次阅读 2008-10-11 12:01 |个人分类:为师之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学位论文, 论文答辩

(仅供本组学生参考,未见得有普适意义。)

 

博士论文最终定稿、印刷、外送专家评审之后,学生可以有一个短暂的歇息,喘上一口气。评审(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答辩)意见的返回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任务便是全力以赴地准备论文的答辩,这也是获得学位的最后冲刺。

第一项工作便是准备演讲报告的PPT 一般说来,答辩报告的演讲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尽可能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介绍清楚自己的工作。实际上,即便是国际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plenary talk)也就是30-40分钟。因此,40分钟时间应该说是足够用的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对自己工作的介绍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必要的时间冗长,只能使听报告的人感到乏味厌倦,导致负面效果。

按照一般的经验和语速,演讲一张PPT播映片的时间大约为1分钟。因此,40分钟的报告,所准备的PPT片子大致上应该控制在50张以内。要尽可能做到对每一张片子的合理、有效利用。每张片子上的图表、文字不要太多,文字的字号不要太小,应该使听众易于看清。

接下来便是对演讲时间与PPT片子的分配。工作背景与Motivation的介绍可控制在8-10分钟,也就是演讲8-10张片子。实验过程不必介绍。论文工作部分一般有3-4章,根据内容的多少,每一部分(章)的介绍也控制在8-10分钟,即8-10张片子。重点或者自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可略多出2-3张片子。这样加合起来,在时间上也就差不多了。

报告的PPT准备好之后,至少需要比较正式地演练、试讲2次。检验一下时间是否合适,自己的熟练程度。在听取他人的意见之后,对PPT片子作进一步的反复修改与调整,直至令人满意为止。演练与试讲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正式答辩的前一周之内。相当于热身。

另一项准备工作是回答答辩时教授们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将自己的论文进一步熟悉,回顾一下实验过程、重要的参考文献和基本概念。参加答辩的教授们不可能对你的研究领域都非常熟悉,很可能会针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或者实验上的细节(如测量精度、数据误差等)提问,有些学生恰恰在这个环节上暴露出问题,显示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当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临阵磨枪、亡羊补牢有时也会有些效果。

答辩演讲时的注意事项:演讲要流利,语速适中,不要过快,使听众follow起来很累。声音要响亮,显得自信,不要过于紧张。要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衣着最好要正式些,男士最好穿上西装,以表示对这一事件的重视和对参加答辩教授们的尊重。这也是通常的国际惯例。

回答提问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听清楚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要在人家的提问还没结束时,就没有耐心地抢话、抢答,很不礼貌。花上片刻时间想一想应该怎样回答?尽可能做到简洁地回答到问题的实质上,而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对于个别问题,可能回答不上来,或者不够全面,也不必求全,不要因此而乱了阵脚。事实上,出现1-2个问题回答不上来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比较忌讳的是,明明回答不上来,却在那里扯东扯西,穷于应付,反而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有可能造成提问人反感,导向进一步提出更加尖锐的问题,使你尴尬难堪。对个别感到十分尖锐,甚至是颠覆性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你自己前面的演讲没有到位所致,对此亦应该冷静,进一步详细地陈述清楚,加以补充。

心理上的准备:不要误以为论文答辩只是走走过场,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精心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要自食“大意失荆州”的恶果或者是让参加答辩的教授们感到很为难,勉强通过,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的今后的声誉。也不必过于紧张,要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充分,有把握和信心通过这一关。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历经数年寒窗苦,答辩时刻理应最后一搏,力求有一完美结局,在人生中写上精彩的一笔。

 

 





研究生论文答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42248.html

上一篇:下村修获诺奖有感:荣誉终归辛勤耕耘、不计名利者
下一篇:学生毕业驱动的研究只能产出低端成果
收藏 IP: 210.72.130.*| 热度|

9 徐索文 陈远川 强涛 郭胜锋 余世锋 王德华 蒋敏强 张晗 xiaotian2008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