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2020版珠峰高程测量
武汉大学 叶晓明
我在新概念测量理论的解析中,多次以200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为案例讨论问题。今2020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结果已经公布,我当然也该说点话。
科学意义的测量需要提交二个数值:一个是测量结果(计量术语叫测得值),一个是该结果的品质评价。例如,2005年的测量结果是8844.43米,其精度是±0.21米。前者是测量结果,后者则是该结果的品质评价。显然,2020版的珠峰高程测量只公布了测量结果8848.86米,却迄今没有看到其品质评估的公布,这当然有点令人困惑。
测绘领域评价测量品质采用精度(精密度,precision)概念,计量领域目前则普遍采用不确定度(uncertainty)概念,二者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都是测量结果(测得值)的发散性含义,所以也有人认为这二个概念实际是同一个概念,仅仅是不同测量领域的叫法不同。但是,国际计量学名词术语对这二个概念却是分别下了二个不同的定义,同一个国际测量规范当然不可能对同一测量学概念分别下二个不同的定义。
所以,目前没有人能把精度和不确定度的概念内涵和概念关系说清楚。有些人自认为能说清楚,但实际没有人能真听懂。这只需去一些计量论坛看看网友长达10余年的争论不休就能说明这一点。但是,任何科学理论的基础概念一般都应该是容易理解的,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
我从事测量理论研究很多年,我是一直批判传统经典测量理论的测量结果发散性概念---无论把它叫精度还是不确定度。譬如,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结果的数学表达为:测量结果x=8844.43米,其精度σ(x)=±0.21米,这实际就是给出了一个错误的数学表达式σ(8844.43)=±0.21----明显违反了概率论概念。
我对测量概念的解释当然不同。在新概念测量理论中,我把不确定度或精度概念定义为误差的所有可能取值的发散性---误差所存在的概率范围的评价值;测量结果是数值,数值没有发散性(方差是0)。有兴趣的朋友请看我的其他文章或视频。
2020版珠峰高程结果没有了精度评价指标,我批判不成了。哈哈。
2020 12 11于武汉大学
推荐阅读:测量误差理论解释中的数学概念分歧(100分钟视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