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彬个人博客---图示思维规则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huang5907 个人主页:http://chem.xmu.edu.cn/teacher.asp?id=234

博文

仅有演绎逻辑是不够的

已有 6363 次阅读 2013-7-21 22: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徐晓博友的致黄荣彬博友:逻辑及其他(特别希望镜兄李维能来帮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709417.html  回应如下:

       我说过,在科学网上,由于个人的专业不同,研究领域不同,除了同行,很难有共同话题。但很多人会对不属于自己领域的话题共同感兴趣,也有自己的观点,于是,争论难免。对于这样的争论,只能统一到逻辑学的标准上来评判,看是否合乎逻辑。逻辑学是万学之学,这话不假。这就要求参与争论的人有起码的逻辑学知识。可能不必要求到懂数理逻辑的水平,也不一定要到完全形式化的逻辑的水平,普通逻辑学就行。形式化的逻辑是演绎逻辑,演绎逻辑也存在问题,演绎推理的前提从哪里来的?从公理来,可是公理体系也存在不确定性问题。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数理逻辑并不是逻辑学的全部,还有归纳逻辑,虽然完全归纳逻辑可以形式化,但不完全归纳并不能形式化。可是,不完全归纳很重要,科学归纳法属于不完全归纳法,它是科学方法的基础。现在好像没有人否认培根的《新工具论》吧?它讲的就是不完全归纳,《新工具论》相对应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工具论》讲的是演绎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段论。

        不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人就容易犯“以偏概全”,“随意确定因果联系”的逻辑错误,不能分辨科学和非科学。做数学的人常是这样。

        我这里要求的起码的逻辑学知识,就是用自然语言表述的逻辑学,但也使用命题变量,逻辑运算符号,真值表,金岳霖的逻辑学书就可以了,不能不承认金岳霖在逻辑学的地位吧?大家都读一本逻辑学书。

        不讨论逻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们只应用逻辑学。

        并不是说讲“逻辑”就是科学,所有的学问都要合乎逻辑,一个知识体系,如果内部存在自相矛盾,肯定不成为知识体系,就像数学出现悖论,那就是数学危机。

       不要依赖百度来做学问,参考可以。

        先说定义,大家知道“属加种差定义”否?如果不知道,看金岳霖的逻辑学书。

        哲学,科学,数学,佛学,都含有一个字,什么字? “学”字。学就是他们的“属”概念。

        学是什么?需要定义,用属加种差定义,学属于知识,是有系统的知识,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就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小学生使用的新华字典里的定义。学里面已经有分门别类的限制了,科学的科就不是分科的意思了。知道概念的限制吗?读金岳霖的逻辑学书。

         哲学,科学,数学,佛学都属于学,都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如果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别,或者某一个学的特有属性,把这个特有属性加到“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就行了。

         他们的差别在哪?各门学的特有属性是什么?哲学,科学,数学,佛学,很难分辨吗?

         能把事物正确归属,识别了事物的特有属性,区分不同事物就有了标准,就能为反映该事物特有属性的概念下一个“属加种差定义”。至于某些学科的其他非特有属性,或者派生出来一些特性,如科学精神,那是属于精神范畴,不属于学的范畴。科学方法,属于方法范畴。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科学技术”表示什么意思?科技部,从它的部门名称的英文看,是“科学和技术”,并列关系,表示两个概念,反映两类事物。但是,从汉语的构词来看,“科学技术”还能理解为“科学的技术”,用科学原理开发出来的技术,这多的去了。存在科学的技术,当然就存在非科学的技术,如算命、堪舆,中医的疗法也不是按照科学原理。科技部是科学和技术部,这里的技术包括非科学的技术,所以,科技部当然可以研究中医,甚至算命、堪舆等非科学的技术。

       有逻辑学头脑善于逻辑思维的人应该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技术是一个概念,为什么要加上科学两个字来限制,增加内涵,缩小外延,过渡到科学技术这个技术的种概念来?按照“二分法”,有科学的技术,必有非科学的技术。在科学的技术出现之前,称技术就行了。科学的技术和非科学的技术分野发生在什么时候?自古就有?还是科学诞生之后?肯定是科学诞生之后。科学诞生于什么时候?

          董明知道“科学是什么”和“什么是科学”两者的差别吗?如果不知道,看金岳霖的逻辑学书的关于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搞清楚这些以后,才有共同的评判标准。有了评判标准再争论不迟。

2013-7-21于长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710116.html

上一篇:国家应当收集科学网上的思想
下一篇:科技部是什么部?
收藏 IP: 110.89.79.*| 热度|

5 李学宽 马德义 徐晓 刘洪 bupingzeming2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