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抱怨自己的学生玩电脑游戏,我认为只要不是沉迷,闲暇时在实验室玩一下游戏没有什么不妥,至少不是追星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事。自己学生时代也喜欢玩游戏,但智商不够,就是偶尔翻翻纸牌,玩玩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仙剑奇侠传》,而一位好友,David,却是精通各种游戏,叫人好不羡慕。我眼中的很多聪明的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而且玩得很有心得,因此我也去了解了一下。说说很大众化的对战类游戏,虽然自己不太懂,但了解之后发现大有学问。首先是要赚钱养兵,讲的是速度和效率,要的是资源最大化;然后是对战时的打法,一般熟识规则和对手套路的人会更有胜算。
我有时戏称:科学网是中国科学界最大的网游。仔细想来,玩科学,类似于玩游戏。本科是对于自己所在专业,或是找到自己想从事专业的一个基础的认知过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是获得初步经验和理论的培训,同时获得进入游戏的资格。然后有了自己的小组,申请课题、招收学生,是赚钱养兵,讲的也是速度和效率。怎样赚钱?自然是要符合游戏规则。有后台?当然可以。参与大的课题项目?也是可以的。有出色的idea,现在普遍认为咱们此项薄弱,我倒是认为和现实中的游戏规则有关。一言以蔽之,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就有什么样的“最佳赚钱方法”,体制之内,无需抱怨。下一步,如何资源最大化?这是欧美列强的特长,上百年的经验积累,使得他们少有浪费,而国内这方面争议较多,我个人认为家喻户晓的一些“师生之争”,也有这方面的缘由。万事俱备,就等着角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贯穿一个人的学术生涯,如何发挥自己实验室的特长?如何用已有资源与人合作?如何熟识评委或是审稿人的特色与喜好?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游戏,玩得好的人,都是懂得规则,善于利用资源、扬长避短的。多少次举目远眺,都会看到高寒之地,大家名宿们领着自己的团队在角逐,气势恢宏,一时无二。但科研恰恰是个多维度的游戏:有高手场,有普通场,还有低手场。自己可以慢慢提高游戏难度。一位朋友对我说:了解游戏规则后,各个难度都差不多,就是再提高自身的实力就好。我认为所言不假。
我是个随时把理想挂在嘴边的人,以前有朋友埋汰我:“不是曾经很有理想么?现在还不是服从规则和套路。也对,年纪不小了,容不得人乱来。”我认为,玩这个游戏与保持理想不冲突。如果一个人可以天天为了兴趣和理想而工作,就会多出成千上万个偏才怪才科学家。而现实不予,就像游戏一样,第一步的基础不打扎实,就没有在其中存活的资本。有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是更应该玩好这场游戏么?古人所谓的“大隐隐于朝”,也许有此意。自己不是个优秀的玩家,所幸当老师也不会担忧衣食,所以只是围观就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0371-512133.html
上一篇:
英语成绩也物价贬值、通货膨胀?下一篇:
艾滋病可否步天花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