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334 闲散之人,稗野之谈

博文

英语成绩也物价贬值、通货膨胀? 精选

已有 5113 次阅读 2011-11-24 19:4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生, 医生, 出国, 四六级, 英语成绩

     一位老医生送自己的研究生来组里进修,对这两个女孩,他褒奖有加。说起她们听话,任劳任怨(医学生的苦命),老医生言语中满是赞赏。最后说到学业,他特别强调:她们很认真,本科期间就把英语六级考过了。我认为所言不差,可以听出她们都是勤奋努力的学生。然而,两个女孩脸上却满是尴尬,似乎在为自己的导师羞愧。后来与她们聊起组里的情况,我问为什么导师表扬时要面露尴尬,是其中有假么?她们才以实相告:原来她们知道组里的学生,有不少考过或即将去考托福雅思类的英语考试,觉得过六级都去夸奖很让她们难为情。
 
     听到这里,我不禁莞尔,原来英语成绩也会通货膨胀。在数年前(10年左右),出国考试没有像现在这样,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靠英语成绩申请进入国外正规学位课程的人,还不是很多,大学生主要是由四六级成绩评定自身的英语能力。随着出国热一浪高过一浪,近些年,伴随着新东方等教学机构的崛起,伴随着西方列强纷纷打通教育桥梁、欢迎中国学子飞跃重洋,出国考试(这里只说英语类),如TOEFL、IELTS、GRE、SAT、GMAT等,逐渐繁荣昌盛起来。有学生本科毕业出国读研,有学生高中毕业直接出国上大学,更有甚者,连高中干脆都出去读。一时间,出国考试点如雨后春笋,在祖国大陆蔓延开来,各个考试中心门庭若市,有的时段,竟然千金易舍,一座难求。所以,学生之间,渐渐有了讨论和比较此类成绩的习惯,隐有兴起之态。相比之下,四六级考试仿佛排在了诸多“列强”之外。
 
     有过此类考试的任教经历,所以我并不赞同学生以评估英语去参加出国考试。如果是为了提高自身英语能力,学生还是应该计较长远,打好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如果是为了出国求学,应当完成申请所要求的语言考试。TOEFL考试,是给去北美留学的非英语言学生设置的,其中的听、说、读、写映射了北美校园学习、生活的日常语言需求,考试的意义在于检测学生是否可以适应北美的校园生活;IELTS是剑桥推出的考试,意在检测学生是否对英国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是否可以快速融入当地的生活,后来广泛被英联邦国家推崇;GRE和GMAT是对逻辑推理能力等研究生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进行检测,其本身就与语言关系不大(默认参加者语言能力过关)。不错,每一种考试,都有它对应的目的:选拔某一能力范围内的学生。比如,经过TOEFL、GRE双重选拔通过的考生,就有望来美国进入研究生课程。换言之,经历过一种考试的备考和应考,该学生就受到了这门考试所要求(或期望)的能力的培训,因而他(她)的成绩是可以接受考核的。所以,每一种考试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应考者知识积累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不能直观地说出优劣;出国考试,无法遮掩四六级考试的意义。
 
     那么大学英语四六级,意义何在?我对此不太了解,但觉得它们等同于是检测大学生听、读、写能力的考试,是对大学生应有的英语能力做了符合国内标准的划分。如对于一些研究机构,需要六级通过的成绩单,暗示着它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不低。而许多公司要求毕业生提供四级成绩单,也反映了对英语能力的重视。这时,四六级考试作为对学生阶段英语能力的评估,就应用到了实际之中。与以上出国英语测试相比,四六级不是反应学生在校园的听课和交流能力、论证和驳斥的作文能力、或是快速融入本地文化的能力,而是评定了作为一个国内的学生基本的英语言基础和运用能力。由此看出,对于国内大多机构和单位,这样的考核还是很必须的。
 
     对于那个因为“代沟”而让学生颜面无光的医生,我赞同他的观点。通过六级考试,是具有很不错的英语基础的表现,更表现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良好的态度。我认为,用半年时间苦熬GRE、最终通过,与认真复习后,取得合格的六级成绩是一样有意义的。现在的大学里,仍有很多因为贪玩和懒惰,每每参加四六级考试都因为没有准备而失败的学生。真正认真对待学业和自己的学生,会达到自己工作或是上研的语言要求。比起考试的种类,态度认真的学生更应得到褒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0371-511371.html

上一篇:被迫喝酒,的确苦不堪言
下一篇:玩科研与玩游戏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7 逄焕东 梁建华 吕喆 谢鑫 钱磊 zhangcz07 haiyuan66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