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了山东小子写的《酒桌综合症》,轻啜一口手边的啤酒,不禁想到:喝酒本是欢喜之事,到了职场抑或学术界,也竟成了负担。
饮酒赋诗,借酒消愁,是我幼年时对喝酒的概念。后来有人考证,说古人喝酒,大都不像现今这样。如诸子时期,喝酒需要有吉日,需要宾主入席、奏乐、引言,然后轻抿斛中的美酒,像是一种仪式。到了盛唐,喝酒之风盛行于江湖、文坛,缘由众多,但都是为了尽兴。我不避讳饮酒,与朋友相聚,多有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饮酒泯恩仇之感。漂泊海外,也总是能交到喜好饮酒的朋友,日下朱霞,三两人来到小酒馆里,一扎啤酒下肚,开始尽情地谈天说地。渐渐的,每当清闲,手边总是有一瓶啤酒(或是罐装的威士忌),看楼下车来车往,说不出的惬意。
看了《酒桌综合症》,本来心中恻然,感慨酒精过敏者少了多少乐趣呀。仔细想想,如若我是那个陪领导喝酒的人呢?记忆中,倒是真有这样的事情:以前工作时,有一次陪一位领导(行政类)吃饭,我举杯敬酒,领导称自己之前喝了很多,我毕竟也算是年轻人,就干一瓶酒吧。当时我不好意思拒绝,喝下去后胃里翻江倒海,眼睛也充血差点流泪。那时觉得喝酒好痛苦。又有一次,和一家医院的个把主任吃饭,喝白酒要“打圈儿”。这次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频繁地敬酒依然盛情难却,可叹技不如人,终于伤了身体。这样的酒局,后来我都会坚持立场,或是表示自己不胜酒力。
我窃以为,违背本愿去做事,或是被人强迫去做事,都是痛苦不堪的。喝酒自然不例外。比如学术,如果一个学生志不在此,而导师又心急文章,往往学生会心猿意马,叫苦连天;那么如果不愿喝酒的人,每每被逼喝的苦不堪言,自然心中咒骂、抵触,甚至恐惧。与朋友相聚、或是人逢喜事,愿意喝酒自是可以喝得昏天黑地,不愿喝酒,也不会破坏气氛;而本该严肃的政、职场,必须喝酒,或是喝酒才能成事的习俗,确实害人不浅。回想古人饮酒,我印象中的饮酒,多数境况下,是自己的思维意愿。希望“酒局”不再猖獗,大家也可以享受饮酒的乐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0371-511101.html
上一篇:
浅谈华人形象里的瑕疵下一篇:
英语成绩也物价贬值、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