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参加:“我的全球交大”演讲秀初赛的演讲稿。交大高手如林。
1988年5月,我顺利地通过了出国留学英语考试,被选派到德国留学。9月份开始,在山西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德语培训。1989年11月4日上午10点,我乘坐中国国际航空的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经停莫斯科飞往柏林的舍内菲尔德机场(Flughafen Berlin-Schönefeld),开启了我的留学生涯。
我的座位靠近舷窗,我好奇地向窗外望去。飞机一路向西飞行,我看着飞机下面变幻莫测的白云,太阳一直在飞机的前方照耀着我们。在我的脑海中映射出我们的先祖夸父的故事。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夸父不停地向着日落的方向行走。走得越快,越发地感觉到腹中无物,口渴难耐,他就必须不停地喝水以补充能量。我们到西方出国留学,不也正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将来回国以后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吗?
正是有了这样的动力,我在德国留学的日子里,才能起早慕黑,如饥似渴地学习,也给我的导师和同事们留下了刻苦努力的印象。我也因此很快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我在我的博士论文的扉页上用德文和中文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谨此-献给我的家乡:山西省”的词语,以感谢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资助我去联邦德国学习。在我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经我的导师Wunderlich的强烈推荐,我获得了德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DFG)的资助,又从事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一结束,我就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用我在德国学到的分子生物学知识,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有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回国以后,我和我的导师、同学们保持着很好的联系。除了我经常去德国学习交流之外,我的导师和德国的同学同事也经常来中国访问讲学。2007年元旦,我的博士导师Wunderlich教授问我,是否愿意接收一个德国学生,让她在我们实验室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在那一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漂亮的德国女孩Katerine就来到了我们实验室,成为了我们实验室第一个留学生。我也由原来的留学生转变为现在的留学生指导教师了。
这之后,陆陆续续地有各个国家的,不同肤色的留学生来我们实验室学习,交流。每年暑假我们还专门接收国际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我们实验室也成了学校的“国际学生科研实践基地”。
何止是在我们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各个学院,各个团队,都有各种学历的留学生。他们在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学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历史文明和中国的风土人情。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才让我成为了留学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留学生才可以来到我们美丽的校园,让我们这些曾经的留学生们成为了留学生的指导教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