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关羽、秦琼和武松 精选

已有 17401 次阅读 2014-10-5 07:47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排行, 义气, 武松, 关羽, 秦琼

关羽、秦琼和武松

写出来这三个名字,大概有人想,文章是否要说什么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了,非也!

虽然说是“非也”,但总是会有一点点关系。就从《关公战秦琼》说起:为什么韩老太爷一定得要让关公战秦琼,而不是关公战别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老太爷的心目中,秦琼是山东的第一号英雄。相声是艺人创作的,并非实事。但是,创作的故事语言要使人相信,也就是说,要说得跟真的一样。这样,说的东西就必须合乎逻辑。在这里,就是大家确实都认为秦琼是山东的最有名的英雄好汉。

本文所说的关公当然并不全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而是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基础的民间传说和戏曲曲艺之中的关羽。

这里的秦琼也不全是唐初的将军秦琼,而是以小说《隋唐演义》为基础的民间传说和戏曲曲艺之中的秦琼。

文题中还有第三个人,武松。史书上好像并无对此人的实际记载,他是小说和传说、戏曲曲艺之中的绿林好汉。

这三位,在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心中,无疑都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从民间口碑看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似乎很难找到能够超过这三位的了。

我注意到这三位有一个有意思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戏曲曲艺及民间对他们的称呼:关二爷、秦二哥、武二郎。巧得很,都排行第二。

关羽和秦琼在自己家里有没有弟兄,他们排行第几,史书上和小说上好像都未曾提及。他们的排行是结义兄弟之中的排行。武松则是小说作者给他安排的兄弟排行。总之,三个人这里的排行都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的安排,这三位的排行为什么都是第二?这应当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先回过头来看一看,他们凭什么被人尊崇呢?

不用说,他们都武艺高强,但是,他们的武艺并不是最高超的。三国演义中武艺可以与关羽相匹敌甚至超过他的并不少,张飞、马超、典韦、许褚还有更厉害的吕布等等,但是,那些人大多只是匹夫之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无法与关公相提并论。秦琼在凭武艺论的“隋唐英雄”中,虽然也是一条“好汉”,可是连前十名都进不去。在梁山之上,武松的武艺也算不上前几名。那么,为什么这三位在民间即江湖上的地位这样崇高?

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讲义气。不是一般的讲义气,而是一等一的义气。

江湖中人也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而“义”是他们最重要的德。胡传魁自诩自己“俺胡某讲义气”;阿庆嫂唱曰“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杨子荣在威虎厅谴责栾平“全不顾江湖上义字当先”。他们推崇的都是“义”。

关公与刘备失散,暂归曹操,不管曹操怎样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相引诱,在得到刘备的消息以后,舍弃一切待遇,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冒险护送两位年轻美貌的嫂夫人回归刘备。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义薄云天”,全国各地旧时的关帝庙里都有这样的匾额,他的“义”已经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他在华容道把敌人放走都是“义释曹操”。

秦琼本来是抓强盗的捕快,可是,当他知道强盗就是自己的结拜兄弟的时候,却宁可自己吃官司受刑,也要把兄弟们解救出去。江湖上称赞他为朋友“两肋插刀”,“义气千秋”。

武松不受美貌嫂子的挑逗,为了给兄长报仇,狮子楼怒杀西门庆;听说结义兄弟受到欺压,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最后血溅鸳鸯楼。讲的就是一个“兄弟义气”。

所以,他们三位的共同特点就是“义”。

义,现在普通话的读音是yi(汉语拼音),古人读为ŋi。如今在大多数南方方言区如江浙、江西、福建、广东的读音仍然是ŋi或ȵi。

二,现在普通话的读音是er(汉语拼音),古人读为ȵi。如今大多数南方方言区如江浙、江西、福建、广东的读音仍然是ŋi或ȵi。以兒(儿)、贰(二)等字为音符的不少字如倪、睨、霓、腻等在普通话中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古音。

这就是说,在古人那里(也在如今的大多数南方人那里),义和二的读音是接近或者相同的。

人们说故事、写小说、戏曲等,对于人物名字、绰号、排行等总是喜欢取谐音,坏人给一个有坏的意思的谐音,好人给一个有好的意思的谐音。当然,有好名字的坏人也是很多的。

古人给他们三位的排行与义是否会有关系?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说一句“或许有”大概还是可以的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33127.html

上一篇:重阳节与千佛山
下一篇:起死回生的游戏
收藏 IP: 119.162.35.*| 热度|

24 王振亭 李伟钢 姬扬 温世正 陈楷翰 吕喆 武夷山 孙学军 孔梅 赵序茅 周华 戴德昌 唐凌峰 余党会 李天成 戎可 尤明庆 刘光银 葛兆斌 shenlu zzjtcm nature2014 cloudyou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