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民科”与“官科”

已有 5471 次阅读 2013-5-2 07:58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学, 专家, 基金, 发明, 民科

“民科”与“官科”

民科,即民间的科学爱好者,或者说是民间的科学研究爱好者。有人认为这个词带有贬义,但我觉得还是把它作为一个中性甚至偏于褒义的词比较好。科学需要全体人民来关心、来学习,科学研究更不是什么人的专利。有人关心、研究总是好事,我们应当鼓励所有人都来学习、研究。

与民科相对应的是体制内的科学研究者,或在研究所、或在大学、或在其他什么地方,拿着薪俸,研究着或被指令研究、或经过批准研究、或得到资助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不妨称这些人为“官科”。中国的研究所、大学等等基本上是官办的,在里面干活的人大大小小有一个职称,而且以官为本位,所以,把体制内的科研者称为官科似乎也还说得过去。

对于目前被称为民科的人员(本文只说国内的),从研究的对象看,似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科”的,他们主要从事“发明”、制造,从上天的飞机、下海的潜水艇,到古代的“木牛流马”,严格地说,这些人似乎不能被称为民科,因为他们从事的与“科学”一般不搭界,最多只是技术,只是大多数中国人科技不分,才算他们为民科。但身在中国,语言又是约定俗成,因此,本文也只有从俗,也算他们为民科。另一类是“理科”的,他们研究的主要是各种理论性的学问。在我的印象之中,以研究数学和物理理论的为多,我好像还没有见到有做化学实验、搞化学合成或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

本人在高等学校教书、做研究,直到退休为止。这大半辈子都在做这个事情,又拿着官家的工薪,按照上面的定义,在退休之前,应该算是一个“官科”了。做官科有官科的各种烦恼,俗话说,拿人钱,受人管。当官的整日在耳边聒噪,基金!论文!影响因子!还要考虑学生要能够按期毕业。所以,不得不做能够拿到基金的题目,写可以发表而且影响因子尽可能高一点的论文。至于说是不是自己最想做的研究,恐怕就很难说了。自己想干的事情,很有可能是难以申请到基金的,申请不到基金就没有饭吃了,所以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只做自己想做的。而申请到了基金就必须要努力去完成,而且要完成得尽可能漂亮一点。只有尽可能漂亮才能够申请到下一个基金项目。如此循环下去。有时候就感到很无奈,当做不出成绩的时候或者不得不做兴趣不大的工作之时,真的很是烦闷。当然,也不能够说没有乐趣,当工作有所进展的时候,还是会高兴一阵子的。但是,总的来说,对于绝大多数官科而言,这研究工作主要只是一个饭碗。就像鲁迅所说的,当作家的写作品与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只是谋生的手段,并不特别的比别人高尚。

民科则不然,研究自己想研究的、有兴趣的。这倒合乎科学研究的初始出发点,因为科学研究的最初始的动力就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是什么经济的因素。然而,这必须有个经济的基础,必须先有饭吃,能够有足够的金钱能够养家活口,而且过上略为体面一点(相对周围的人不致太差)的生活。这就比较困难了,并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因为大多数有钱的人并没有做科学研究的好奇心,有钱的人想到的事情往往是如何更加有钱,而有好奇心的则往往无钱。这样,许多民科特别是想搞发明的民科就搞得很狼狈,因为搞发明是费钱的事情,把家产都搭上了,还搞不出什么名堂,反而搞得老婆孩子怨声载道,甚至妻离子散。搞理论研究的略为好一点,经济压力略小。但是,理论这东西也不是好搞的,民科正因为当初没有足够的学历才当上了民科,基础知识总是欠缺,而基础欠缺想搞理论,往往如白日做梦。有不少人凭着自己的直觉想当然地与相对论、量子力学搅上了劲,因为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是与日常生活的直觉相矛盾的。也有人中了那看上去很简单的数学论题的圈套,把一辈子的精力都交给了“白努力”。而且,大多数的民科都有十万分的毅力,万折不挠,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承认,还要把自己的“成果”塞给官科们审查,冀希得到官科们的首肯。然而,这些又长又难读的东西虽然明显地不可能是真正的成果,但是要立马说出个问题的一二三四也并非容易,因为你至少需要读一遍。官科们自己忙得臭死,哪有心思干这些白费劲的事情。民科们一般又都执着,有时竟然能够感动上帝,请来管“管官科的官”的官,官科们也只有听管他们的官的,费劲八舌地与民科们解释,而民科则长篇大论的反驳(他们的时间往往很充裕),最后不说不欢而散吧,至少是民科怏怏而别。本人忝为“官科”的时候,也有幸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

年纪老了,退休了,“官科”不做了。在家里钻在故纸堆里,没有压力,自由自在,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天一天的日子过得飞快。有的时候,对于一个问题、一篇文章、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音,偶有体会,虽然没有像五柳先生似的“欣然忘食”,倒也是高兴得很。但是,自己深知,对于过去从事的专业以外的那些东西,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差,也是一个“民科”,如果严格按照科学的定义,有些东西不好称科学,那就称“类民科”或者“泛民科”吧,马马虎虎地也简称“民科”。不过,现在做民科也有比过去好得多的条件,就是不怕没有地方发表,可以写在自己的博客之中。人家愿意的就过来看看,愿意讨论的还可以来讨论几句。如果有内行、专家肯来指导、纠错,那就是交上好运。像科学网上就有好些专家,如沈炯先生这样的文字研究方面的专家,能够来我的博客指导几句,我也跟他“狡辩”几声,就感到非常高兴。李维先生也曾经指出过我文章之中的错误。我希望将来得到更多的专家的指点。

从官科变到民科,离开自己的专业,去做一点自己过去感兴趣而无法脱身去做的研究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以为,做民科,我要知道自己的短处,不经系统学习,往往会犯专家们看来很幼稚的常识性错误。所以,要有自知之明。这里的自知之明,首先是不去随意攻击那些已经被学术界公认的基本理论,自己不理解的也要等一等,说不定以后会有另外的看法。要从很小的具体问题开始研究,在自己专业里做研究的经验告诉我,做研究总是从小事情、小问题做起,做一点是一点。民科们做研究,要有自知之明的另一点,是要考虑自己的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包括身体的、经济的等等,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不要去做。身体好、家庭幸福是应当被放在首位的考虑,除了自己,一定要考虑的家庭中其他人的感受。有些很执着的人往往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过于执着的人往往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我以为,做民科即做业余研究的人最好尽可能少地打扰“官科”。偶尔客气一点地请教一下小问题是可以的,如果官科愿意,讨论一下也很好,但是切忌“死打烂缠”,过分纠缠。

打个比方吧,官科是专业唱戏的,是靠唱戏吃饭的。民科就是票友,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公园里吼几声,自娱自乐,有人在边上叫几声好,便唱得更加起劲。不管专业演员还是票友,都有一个能够到“长安大戏院”或“天蟾舞台”去唱戏的愿望,但是,究竟能不能去成,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85844.html

上一篇:踏渡“琴”
下一篇:听老人说立夏习俗
收藏 IP: 119.162.32.*| 热度|

6 朱晓刚 武夷山 陈安 徐晓 檀成龙 decipher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