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水与河流
水是我们最离不开的一种物质,也是我们身体最主要的组成物。水字是最常用的汉字之一,它的甲骨文、金文与篆字相差不很多,分别是这样写的
中间弯弯曲曲像水的流动,两边则是一滴滴的水滴。古人能够找到水的地方是溪流或河流,所以水也是河流的意思。
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而水才是一般河流的统称。那时候,每一条河流有它的专门名字。如江就是长江,古时称江或江水;河或河水指黄河;渭或渭水就是如今的渭河;汉或汉水就是现在的汉江;淮或淮水就是淮河;还有汶、洛、济、沂、泗、湘、赣,就是汶水、洛水、济水、沂水、泗水、湘水、赣水,如此等等。只有水才是它们的统称,所以《水经》就是一部介绍全国河流的地理著作。这部作品大概作于东汉,北魏的郦道元为其作注并加以完善。
到了东汉,黄河才慢慢开始成为现在黄河的名称。一开始,黄河也不过是说“河”的颜色是黄的而已。直到清代,所谓治河、河务,还是指治理黄河,并没有产生过歧义。
古代北方还有另外两条“黄河”,都被称为潢或潢水。一条在河南,为淮水支流,现在还有潢川县,古代那里有黄国,后来楚国的春申君原为黄国贵族,故史称黄歇。上海的黄浦江就是因他而得名。
另一条潢则在辽河上游,那里是红山文化发源地之一,后来是契丹的根据地,临潢则是契丹的首都。这条潢水,现在称西拉木伦河。七十年代我在那里工作过,西拉木伦河水像黄河一样,泥沙含量非常高。
而长江,一开始也只是说“江”很长罢了。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有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其中的长江只是指长长的江。下阕的“此水几时休”也是把长江称为“水”的。词牌名《望江南》、明代的“提督操江”(或称操江御史)、清代的“两江总督”,清末武汉的海关称江汉关,上海的海关称为江海关,都只用一个江字来称呼长江。
现在的江西省,在唐朝属于江南西道(这是江西两个字的来历,并不是在长江以西的意思)、在宋朝属于江南西路,这样到元代才有了江西行省。这里的江还是指现在的长江。
只是到了现代,江、河才正式成了河流的统称。而各个“水”,倒已经成了历史名称。记得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渭河还是称渭水的,汉江还是称汉水的。我也一直这么称呼它们,直到这两年,我才注意到,现在的地图上,大概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改汉水为汉江、改渭水为渭河了。
所以,现在水这个汉字,离开“河流”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远,不大使用了。水字似乎只有一个意义了,就是H2O,我们生活的饮用水和洗涤用水等等,这是我们不可须臾以离的物质。
正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所以汉字中与水有关的字就特别多。
汉字是需要书写的方块字,而且大多数字都是形声字,如果以水作为形旁,即在字的左边是一个水,这个字写出来就可能左右太宽,不好看,至少是不容易写得好看。于是,左边的水字偏旁便“浓缩”成为三个点,成了三点水“氵”。
在有些字中,水处在最低部,如黍、泰等字,上部有一个“大头”,下部在已经张开的一撇一捺下面,再塞进去一个左右都分得很开的水字,显然是不容易好看的,于是这样的水便写成了“氺”,把横撇、捺等笔画都缩小成了点。
如果把篆字水两边的“水滴”都连起来,就成了三道弯曲的“流水”,这就是现在的川字。如果只取一道“流水”,即取ㄑ,就是很小的田间细流,人们挖田间沟渠以灌溉之用,音quan3。后来写作甽,又写作畎。现在规范化为畎。
如果取两道流水,即取巜,就是大一些的水渠了,音kuai4,后来写作澮,现在简化为浍。
上面说过,三道流水,就是巛,又写作川。“贯穿通流水”的意思。如果把巛中间画一横,不让水流通,那就成灾害了,后来这个字写为災,又写作灾,如今规范化为灾。缁、淄这些字最早在巛中间也是有一横的,后来省略了。
含巛的字也还有一些,如坙,音jing1,最上面一横表示地,《说文解字》:“坙,水脉也。”表示水在地下流动。作为偏旁,生成了许多字,如經、頸、痙、勁、陘等,如今都简化为经、颈、痉、劲、陉等。
又如巡,巛是水流,辶是走,所有人巡表示像水流一样到各地流动视察。巡行、巡逻都是这个意思。
又如巟、㐬等字,底下本来也是巛,后来为了好看好写,成了现在的样子。作为偏旁,也组成了不少字,如巟组成荒、慌等,㐬组成流、硫等字,这些字都有流动的意思。
巛就是现在的川,川就是更大一些的河流了。大的河流中间往往被冲积出一些陆地来,篆字为
这就是现在的州字。不过,州后来被用作地名,如“神州”就是整个“中国”了。又把神州分成了“九州”。而汉代又有十三刺史道,又称十三州。到魏晋南北朝分成了几百个州,如现在还有的苏州、杭州、广州等。
这样,人们又另造了一个洲字,来表示水中的陆地,代替原先的州字。如现在武汉的鹦鹉洲、南京的白鹭洲、长沙的橘子洲、苏州济南南昌等地的百花洲等。后来人们知道了世界地理,懂得了世界上海洋大而陆地小,陆地被大洋所包围,于是就有了亚洲、欧洲等七大洲的名称。这样的洲就绝非鹦鹉洲、橘子洲等河流中间的陆地所能比拟的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