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前大学生活的回忆(1)第一个月
1964年,我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前刚上大学时的学校生活,还有一点印象,有的还有一点意思。回忆一下,今夕对比,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或变化。
那时候,中国科大还在北京,校址在玉泉路19号,就是现在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所在地。从北京火车站出车站街,上长安街,过天安门,一路往西不用拐弯就可以到学校的门口。当时学校的东邻是解放军政治学院,西邻是八宝山烈士陵园。
那时候,从学校要“进城”,可以乘38路公交到西单。不过票价要二角五分,这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很贵的了,所以如果我们星期天要去天安门或王府井,就常常先步行一个小时(5公里)到公主坟,然后乘一路公交(票价上车一角,不论站数),这样可以至少节约一角五分钱。
各系学生在固定的食堂用餐。每个学生自己置两个饭盆,一个放菜一个放主食,吃完洗净后放在固定的桌子上。学校的伙食费是每月15.5元,交钱后就能够领到一个月的饭票,饭票是印制的,分别标明某月某日,早餐、中餐或晚餐。吃饭时撕下正确对应该月、日、餐的一小块,交上炊事员,换得该餐的主副食即一饭一菜。饭票的月、日、餐都不得错用。
每日定量一斤,中午4两,早晚各3两。记得好像是细粮粗粮各占一半,这里的细粮只指面粉即小麦粉。粗粮主要是玉米粉,大米也算在粗粮中,不过很少。早饭一般是一个窝头(二两)和一勺玉米面粥,中午一般是两个馒头(每个二两),偶尔有四两大米饭。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只吃大米饭的南方人来说,一开始吃粮食是一个问题。过去我没有见过玉米面窝头,干吃馒头也觉得难以下咽。兼有小麦粉和玉米面的发糕倒还可以接受,因为放了一点糖精有点甜味。
粮食一月定量33斤,除了每天一斤外,余下的可购买“机动粮票(饭票)”,也是粗细粮各半。每餐时食堂有专人负责,供学生购买“机动”的馒头或窝头。
所谓“副食”即菜肴还是很好的,主要是比家里的肉食增加了许多。每天的午餐菜肴中都有一些肉,每星期总有一两次每人分得一小碗肉。当时一般人每月十元钱的伙食费可以马马虎虎过得去了(基本上没有肉),我们有十五元之多,当然可以吃较多的肉食了。这是国家对大学生的特别照顾。
每一个宿舍住七个或八个学生,每个房间大概十二三平方米,放四张双人床,中间一张长条桌,就没有什么多余的空地了。自己的行李、脸盆之类的就放在床底下。在入学的时候,写有名字的纸条就贴在了床上,因而也不需要自己去选择。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不过绝大多数来自东部沿海各省市。刚入学的时候,我宿舍七个人,分别来自上海、苏州、无锡、金坛、蚌埠、宁德(福建)和静海(天津)。一年以后,我们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专业64级有45个人,分别来自12个省市,其中江苏13人、北京6人、上海5人、福建河北各4人、安徽3人、浙江江西湖北山东各2人、天津河南各1人。按照如今的分法,只有湖北河南的3人属于中部,其余42人都在东部。大概有20来人来自大中城市的市区,其余则来自县城或农村。
那时候大学是不交学费的,大多数人还有助学金。助学金分12元、15.5元~19.5元几档。印象中农村来的同学一般都有15.5~19.5元的助学金,城镇的同学有的是12元,有的就没有助学金。我拿12元助学金,加上家里每月给我5元(后来给6元)。除去每月交固定的饭费15.5元,剩下1.5~2.5元,需要买教科书、练习本、纸张、肥皂、牙膏、鞋袜衣服等等,实在是穷得叮当。我的大多数同学也差不多如此,所以几年下来,大家都穿得破破烂烂。即使是放寒假,仍然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留在学校过年,暑假也差不多如此。
开学之后,照例是几天的入学教育。然后,就把我们拉到北京西北郊的南口农场参加义务劳动。当年学校并没有那么多大客车,学校的客车、卡车(当年允许卡车载人)把我们拉到西直门车站,在那里乘火车去南口。我可能也是第一次乘卡车,在卡车上,看着北京的街景,很是兴奋。那时候北京街上汽车很少,卡车可以开得较快。从礼士路往北走的过程中,看到北京展览馆(当年的中苏友好大厦)高耸的尖塔与横在马路上空的电线“光影相交”,给人的印象是尖塔迅速升高,越升越高。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口农场位于一个大的河滩谷地上。我们到南口农场劳动,主要是给苹果树“施肥”。这些苹果树都种植在多鹅卵石的摊地上。我们的任务是在苹果树的边上挖坑,要在每棵树的两边一米多远的地方,平行地挖一个两米长、半米多宽、一米多深的坑。坑挖好后就在坑里放青草,再填上土踩实。这就算是施肥了,据说过几年,苹果树的根就会扎到那里。
那里的土地非常瘠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与土夹杂在一起,用铁锹挖不动,用镐头刨也不好刨。有的石头就得用镐抠出来后再用手搬。我那时候刚刚开始青春发育期,个子还没有长起来,又瘦又小,又从来没有使过锹、镐一类的工具,所以,干活特别吃力。北方农村来的同学就能干得多,他们的年龄也普遍比较大一点。
在那里大约劳动了十几天。当时刚上大学,还处在兴奋的时期,又初到北方农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例如,第一次见到在街上乱跑的猪,看到了用土和石头筑成的院墙等等。所以,除了身体累一些之外,倒也不觉得当时有多苦。
那年的中秋节是在农场过的,学校在一个空地上开联欢晚会。每人发了两块月饼,伙食也格外好一点。
南口劳动结束,马上就要回学校的时候,我们去游览了长城。我们是从南口坐火车去的。那时候还都是蒸汽火车,沿着詹天佑设计的有名的“人”字形轨道,由两个火车头,一个推一个拉,到达了青龙桥车站。在那里我们瞻仰了詹天佑铜像,然后步行去八达岭。那时候的八达岭长城,游人极少极少,同学们几个人一伙,也不知道往哪边走更好。我们几个同学目测了一下,那边高就往那边爬。我们爬到了最高的烽火台,再往外,就是破破烂烂的长城了。中午吃的饭是食堂发给的干粮。
从南口回到学校,大家仍然很兴奋,因为要准备过国庆节了。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