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先从衣说起 精选

已有 5437 次阅读 2023-1-14 08:21 |个人分类:科学与生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1)先从衣说起

民以食为天,为何在衣食住行这个短语中先说衣,把衣放在第一位?不少有“学问”的人,讲出了一套又一套的许许多多的大道理。我却认为衣食两个最重要的生活要素,哪一个放第一都没有关系,并没有什么哲学或伦理上的大道理,只是要说起来顺口罢了。

衣食住行四个字,照过去的读法,食是入声,前两个字是平仄,后两个是仄平、像作诗的平仄一样,第二和第四两个字平仄分明,一仄一平,读起来才顺口。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吃喝两个字过去都是仄声,撒在这里则是平声),天地玄黄,宇宙鸿荒,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等等,过去这些四字并列的句子,除极个别外,读起来基本上都是二四字平仄分明,平对仄,仄对平。

当然,现在的普通话衣食两个字都成了平声,衣食住行与食衣住行的平仄没有差别了,但是古人(以及现在的南方人)说起来平仄是分明的。显然,衣食住行等说法都不是现在才有的。所以,不必书呆子气地考察衣放在第一位有什么微言大义,只是人们说起来顺口而已。作诗讲平仄的道理也是如此,这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哪一位圣人的天才发明。

衣最早有什么用处?应当是为了保暖。人类离开了热带,到了冬天总是寒冷的。动物到了冬天也挤在一起取暖,也有的钻在干草里避寒。有干草遮住身体可以御寒,把吃剩的动物毛皮披在身上,当然也御寒。我想,这就是衣服的起源。

有人说是穿衣为了遮羞,我不大相信。一开始肯定不是遮羞,动物为了交配有后代,彰显自己有生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遮羞是文明之事,应当是很后来的事情。

最早的衣服,我看也无非就是这两类,一类是动物毛皮,一类是干草。后来,人们知道了鞣皮,于是裘皮就是冬天最保暖的衣服。人们懂得了纺织,也选得了坚韧的“草”,就是那些麻和葛。麻和葛都有很长而牢固的纤维,这些纤维能够分得很细,纺织成为布帛,做成穿着舒服的衣裳。北方少数民族用羊毛纺织成衣物,早期粗毛编织的衣服虽然非常粗劣,与麻袋片子差别不大,但是比麻、葛更保暖。中原的人们则学会了把蚕丝纺织成更舒适轻薄的漂亮衣服。这些大概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就有的衣着原料。

《国语越语》记载,大夫文种说:“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这说明裘皮和丝织品,正是古代商人所贩卖的最重要衣料。

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使用的衣着原料也不同,四季气温变化时人体的感觉即舒适程度也不同。这样,衣着除了保暖以外,还显示出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由此也有了显示“美丽”程度的差异。商人们所贩卖的皮和絺,当然是贵族和有钱人所用的衣料。

有了这些衣着原料,人们就可以把自己包装起来,从头到脚地包装,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美丽程度。

先说头上的,现在称为帽子。帽字的本字是冃(音mao4),后来写作冒,上面的冃盖着,下面是目(眼睛),这就是“冒”,后来冒多做“顶风冒雪”之冒,于是就另外造了一个帽字,表示这是头上戴着的巾一类的东西。

人们又常常说头上戴着的是冠。冠与帽的功能不同,帽把头都盖住可以保暖,冠则主要是把头发束起并显示自己的贵族地位。

上古只有成年贵族才戴冠,贵族少年到20岁,举行冠礼,让有威望的长辈取上“字”(例如孔丘字仲尼),戴上冠,才算是成年人。小孩子没有冠,非贵族也没有冠。贵族在正式的场合就一定要戴冠。戴冠才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当然,如果认为自己有罪要道歉,则也要自己“免冠”,把冠摘下。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在打仗,可是系住冠的缨断了,冠要掉,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就先去系缨,结果被人杀了。

冕与冠相仿佛,也是贵族的“头衣”,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有成语“冠冕堂皇”。

平民不戴冠,用巾戴在头上,称帻(音ze2)。后来又称陌头、帞头、帕头、幞(音fu2)头。大概到了唐宋时代,做官的人把幞头在脑后打结后露出的两个角中间塞进去木头,成为硬翅,在做幞头的纱上涂上漆,做成了硬的帽子,就是所谓“乌纱帽”。

后世北方农民头上戴的头巾和江南农村妇女如阿庆嫂头上所戴的巾,都是古代平民所戴巾的遗存。

狭义的衣,是指身上穿的。衣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字,都象形,直到隶书楷书才脱离了衣的形状。

上衣下裳,故总称衣裳。裳又写作常,是裙的意思。古代多以衣和裳对称,如《诗经绿衣》有诗句“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经东方未明》更有诗句:“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裳(或作常)与衣相对,但是绝不是现在的裤子,而是裙。先秦的裤子,只有两条裤腿,并没有前后裆。裆部还是靠裳来遮盖的。这样的下衣,是难以骑马打仗的,人们要么步战,要么站在战车上。有裆部的裤子,是从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

古代的衣,用今天的话来说,“大襟”的多而“对襟”的少。衣襟向右,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侧襟掩覆于内,称右衽。衽(音ren4,繁体字袵)就是襟。这种习惯一直维持了千百年,直到现在有大襟的袍子都是如此(当然现在的袍子不再系带而用纽扣了),只有死者的“寿衣”与之方向相反。

古代某些北方少数民族的衣襟是向左掩的,与中原华夏民族的习惯相反,古人称左衽。《论语》中有孔子的这样一段话:“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倘使没有管仲,我们就得被蛮夷统治,像他们一样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衽的衣服。这种华夷之辨,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对于穷人,一般都只穿粗麻编成的短衣,称褐。《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这样的对话:“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这是孟子责难许行的学生,问许行自己织布做衣服吗?回答是许行只穿褐。从中可以看出,褐与布相对,织成的布是比较细致的,做工略为复杂,而褐是粗麻编起来的,更为粗劣。在一般文献中,褐夫就是贫贱者的意思。

做衣裳的原料,到了元明时期,才开始有了大的改变。那时候,棉花开始普及,人们学会了用棉花纺纱,以至于纺织所得的棉布成为衣服原料的主流。

一个民族的服饰往往具有很牢固的传承性。千百年来,华夏衣装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袖子与后背、前襟并不裁开,也就是说,袖子并不是后装上去的。裁衣服时,并不需要开袖笼的曲线。同样,裁剪裤子时,裆部也没有与袖笼类似的曲线。

这样,我们传统的上衣在腋下总是鼓鼓囊囊的,既不舒服也不美观。我们传统的裤子也总是大裤裆、宽腰身。

直到民国期间,受西式服装的影响,我们终于可以开袖笼,把袖子装上去。外衣有了“中山装”、学生装、茄克衫,内衣也有了西式衬衫,各式卫生衫,绒线衫,等等。即使是前几年盛行的“唐装”,其袖子也是装上去的了,属于多年前很时兴的所谓“中西式”了。裤子也不再是大裤裆、宽腰身,而有了所谓西装裤、工装裤甚至牛仔裤等新样式。

中国传统服饰的改变,从纺织原料,到纺织方法,到服装式样,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在近百年的时间里。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71887.html

上一篇:少年经历对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杂说古今衣食住行(2)衣的质料
收藏 IP: 218.56.192.*| 热度|

11 张晓良 武夷山 郑永军 贾玉玺 尤明庆 刘炜 谢钢 冯圣中 黄永义 李学宽 文端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