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2)衣的质料
在许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文艺作品中,都有手摇纺车的形象或对此的叙述,所以,大家对用这种手摇纺车来纺棉纱应当都有深刻的印象。
在《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乃生女子……载弄之瓦”。为什么女孩子要“弄之瓦”,让她把玩“瓦”呢?这里的瓦就是陶制的纺锤。纺锤比较重,利用其转动时较大的惯量,把细丝合并为纱。这是古人的纺纱(蚕丝、葛或麻)。
千百年来,我们传统的纱就是在这种手摇纺车或纺锤上纺出来的。我年轻时曾在农村工作,还见到农民用铁制的纺锤纺麻。
过去纺出来的纱,除了蚕丝之外,大多数的棉纱和麻纱都比较粗糙。在人工织布机上织成布帛,效率也不高,织布的人(在家庭一般都是妇女)虽然都很辛苦,但是为了家人的温暖,她们也就这么辛苦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的纺织机械传入我国。我国进入了“洋纱”和“洋布”的时代,传统的布被称为“土布”。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原有的小农经济,洋布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成本上都远远胜于土布。所以,土布被迅速淘汰,只有在个别品种上或有的产棉区农村家庭仍然存在。
到了我开始懂事的1950年代,我见到和穿着的布基本上都是洋布了。只是见到过有的江南农民仍然有穿着被称为“常熟布”的土布。这种土布面幅只有一尺二寸,印象中往往都有蓝白色花纹。它比较厚实,所以得到部分农民的欢迎。
50年代初,布匹是敞开供应的,只要有钱,就能够买到各色布匹和各种衣裳。那时候我家经济拮据,与我家类似的人家也不少。小孩子的衣服大多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破了就补一补,一直到难以再补为止。不过每年过新年时,小孩子还是可以有新衣服穿的。
50年代中期以后,由国家就发行了布票,每年发布票的多寡并不相同,各地的量也相差颇大,北方多一些,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多一些,北京更多一些。一开始我们那里在我印象中是每年每人一丈五六尺左右,成人可以做一身衣服还略多余一点。但是,人除了外衣,还要穿内衣,棉衣,要有被子、褥子。所以,那时候布票是非常紧张的,很少有够用的人家。
大概到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布匹的供应最为紧张。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穿得很差。那时候我们的裤子,臀部打两大块椭圆形的补丁,膝盖前打两块一尺多长的长方形补丁都是非常正常的。衣服上前襟、肩部、肘部也多有补丁。这样的穿着,即使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也很正常。
我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有时候学校要让我们学生到街上或机场去“夹道欢迎”外宾,即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要求我们尽可能穿得整齐些。我就很是发愁,因为我没有不打明显补丁的衣服。
我和我的许多同学的被褥也都是补丁摞补丁。那时候读杜甫的诗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真是很有感想,盖被子不敢用力蹬,怕一蹬被里就会蹬破一个大口子。
那些年,有些“发明”都是很有意思的,例如,针织内衣如汗衫的背部很容易坏、胸部也容易磨损,而下半部分和短袖则还可以,于是就有了专门有店家为人把汗衫的中间一块截去换新的而原来的上下两部分(包括袖子)则不动。
又如,为了表示是穿了衬衫,有人发明了所谓“假领子”。其实这个称呼应当是真领子假衬衫。因为它只有一个领子而没有前后衣片和袖子。
那时候有所谓“再生纱”和“再生布”。这些再生布也是与土布一样,只有一尺二的幅宽,非常粗糙,往往在土产杂品商店销售。
从60年代末,衣着问题开始起了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则是因为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这以前,我们的衣服只是棉制品。虽然毛制品也有,但决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那时候有一个话剧《千万不要忘记》,说有人打野鸭子,买148块钱的毛料衣服。那年月,北京这样的“六类地区”的大多数工人是二级工,每月工资才38元。148元就是天价了。即使是对羊毛的要求较低的毛线,价格也颇昂贵。所以大家穿的,大多数都是“纯棉的”。
实际上,几千年来,人们的穿着,用的都是天然纤维。毛纤维的成分是蛋白质。植物纤维,无论是棉还是麻,其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葡萄糖。一般来说,由纤维素构成的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和吸水性能。但是,各种天然纤维由于聚合度不同,纯度不同,组成纤维方式的不同,致使其内部的结构缺陷较多,强度不够大。再加上那时候的棉制品纺制的质量也不大好,所以衣装都容易破损。
到了60年代后期,化纤开始大踏步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较早的化纤可以从脚上说起。
20世纪初,我们从西方引进了针织袜子,一开始被称为洋袜,它迅速成为袜子的主流,而传统粗笨的布袜完全被淘汰。到1950年代,洋袜就正式被称为袜,普通话径称为袜子。袜子多为棉织品。
由于针织棉袜不够结实,容易破损。在我读大学的60年代,脚上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每到星期天,补袜子几乎大家都要做的功课。可是,当尼龙袜出来之后,事情就起了大的变化。
尼龙是一种用石油产品合成的化学纤维。一般用的是尼龙6(nylon 6)和尼龙66(nylon 66)。
尼龙6的化学成分是聚己内酰胺。己内酰胺是一种由6个碳原子与一个氮原子组成的七元环状化合物,与氮原子相邻的碳原子是羰基碳,故称内酰胺。把己内酰胺的环打开,然后每两个分子间首尾相连,成千个己内酰胺分子就聚合成高分子聚己内酰胺,其商品名是尼龙6。6表示其单体中有6个碳原子。
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它的单体有两种,一种是己二酸,这是由6个碳原子组成直链,两端的碳原子都是羧基碳,形成二元酸。另一种单体是己二胺,这是一种由6个碳原子的直链骨架和两端的氨基组成的化合物。己二酸的羧基与己二胺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缩掉一分子水,连成酰胺键。这样,己二酸与己二胺能够首尾相接,缩聚成高分子聚己二酰己二胺,商品名尼龙66。
两种尼龙性质相似,都有很高的强度,尼龙6的吸水性略好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品中尼龙有很大的用处 ,例如用尼龙做的降落伞又轻又结实。生活中,半透明的尼龙丝袜也得到了爱显示美丽腿部的欧美女性的热爱。
60年代起,我国锦州的化工企业也制造出尼龙产品,因而尼龙6在我国被称为锦纶6。锦字代表锦州,而与nylon中“lon”相对应的音译“纶”字从此被用来表示各种化学纤维名称。
在棉袜中由锦纶短纤维对袜底、袜尖和袜跟进行加固的所谓“尼龙加底袜”,一出现就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袜子耐磨,强度大,又有较好的吸水和透气性,价格比棉线袜也不高多少,所以迅速被大家所接受。
那些年,“尼龙袜”迅速成为袜子的主流,纯棉的袜子倒反而不吃香了。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脚臭和脚癣,所以到了20世纪末,人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之后,棉线袜又“复辟”了。
现在的很多袜子都是以棉纤维为主,中间也夹杂一些新型的化学纤维,一方面加大强度,另一方面也增加袜子的弹性,使穿着更舒适。
脚上当然不仅要穿袜子,更有穿鞋。
上古的鞋,称屦(音ju4),汉代以后称履,可以用草、葛、麻、皮、丝等制作。草鞋当然最贱,称屣,成语如弃敝屣就是表示对某事的轻视。葛屦和麻履比草屣好。用皮革制作的,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称鞮(音di1)。又称鞾,后来写作靴。鞋字本来写作鞵,就是鞮,指皮鞋,所以从革。不过后来,脚上穿的,不管是草的还是布的,都称鞋了。
又有屐,用木制作,即木屐。木屐下钉齿,这样就可以踩泥或水。直到民国初,多数人下雨天所穿的“雨鞋”,也还是在鞋下套上有齿的木屐。在1970年代以前,老百姓夏天所穿的凉拖鞋也多为木屐(只是底下没有齿),俗称“趿(音ta1)拉板”。
明清以后,老百姓的鞋多用布做。我小时候,绝大多数人穿的都是布鞋。
那时候,布鞋的面子(鞋面)用比较厚实的布如直贡呢等。鞋底则多为布底。
过去家庭主妇往往把穿破的衣服和做衣服裁剪下来的布头攒起来,把这些布块用极稀薄的面浆作介质,一层层平裱在木板上,晒干,做成“袼褙”(吴方言称“硬衬”)。用这些袼褙剪成鞋底的式样,再加上许多层旧布料,用粗针粗线一针一针地缝合。北方人称纳鞋底,吴方言称扎鞋底。
把做好的鞋面(包括做鞋面、鞋里、滚边等)和纳好的鞋底缝合在一起,称为“绱鞋”。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一般由鞋匠来绱鞋,商品经济差一些的地区则由妇女自己绱。
给一家老小做鞋,也是一桩很繁重的工作,特别是纳底鞋。过去,家庭妇女在做完其他家务之后,差不多总在纳鞋底,很是辛苦。
过去,穿家做布鞋的人是绝大多数,只有较少一部分人可以买“球鞋”穿,极少数人有条件买皮鞋穿。
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了聚氯乙烯塑料制的鞋底。许多妇女不再做或者减少了纳鞋底的工作。这种塑料鞋底可以在不存水的潮湿地面行走,白色的塑料鞋底很是时兴了一些年。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为单体聚合起来的高分子,往往作为热塑性塑料。
那些年,新型的聚氯乙烯塑料凉鞋也时髦了一时。塑料凉鞋做成皮鞋的样子,好看又便宜。不怕水也不怕脏,一冲洗就干净了。有坏了的地方,用烧热的烙铁一烫就能够粘合。
这样的塑料鞋底和塑料凉鞋,也存在了三十来年,直到大家都比较富裕了,被各种皮鞋、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所取代。
到了1970年代,化纤衣料开始普及了。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