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里”
人所共知,里是一个长度单位。在我国的传统长度计量单位中,里是一个最大的单位,一般总是用于较远、较大的事物,例如我们常常说万里长城,说江山万里,说决胜千里之外,又常常谦虚地说我们的进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等等。
但是,我们又常常把里用于很近的地方,如邻里之间、街巷里弄等等。
更有年轻的朋友会想到里外,在口袋里、衣袖里、眼睛里等等,也用里字。
一个里字,用法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其中有什么道理?本文就说说这些事情。
里,本来的意思是居住的地方。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说:“里,居也。从田从土。”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解释道,有田有土而可居矣。
《诗经•郑风•将仲子》有诗句“将仲子兮,无逾我里”。里是居住的地方。
作动词,里就是居住。《论语•里仁》中一开始就说“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爱的地方为好。择居在不讲究仁爱的地方,怎么算得智慧?”)
有人把“里仁为美”这句话说成是“达到仁德的境界才好”,那就演绎得太虚了。这里就是说居住的地方。这一篇中还有一句“德不孤,必有邻”,就可以相互参照。两句都是讲居住的地方。古人非常讲究居住的地方,不然也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
由于里是居住的地方。于是,邻里,便是邻居。
《论语·雍也》中记载说子思给孔子做管家,孔子给他小米做报酬,他嫌给得太多。孔子说:“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别推辞,多了可以把小米给你的邻居乡亲)”。这里的邻里,就是邻居。
文献记载,孔子的父亲"居鲁之邹邑昌平乡之阙里也",孔子就生在那里。后来,他们家搬到了曲阜,他们家居住的那片地方仍然称阙里。孔子家里是贵族,贵族搬迁,地名往往跟着走。
汉代老百姓居住的基层管理单位,就是里。
例如,上面所说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家庭地址就在汝南郡召陵县万岁里。他的儿子许冲把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献给皇帝,上书的开头就先写自己的住址,说“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稽首再拜上书皇帝陛下”(公乘是汉代第八等爵位,表示可以乘公家的车)。
到了北魏,把里改称坊。以后有时候称里,有时候称坊。唐代及以后的文献或著作常常里坊或坊里并称。
例如,长安有光德里。柳宗元《梓人传》第一句就是“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又如,金陵(现南京)有长干里。李白的名诗《长干行》这样说:“妾发初长成,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
里有里正,负责管理里中的事务和完成政府派下来的税赋、劳役等各种任务。杜甫《兵车行》有诗句:“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直到现在,朝鲜和韩国的基层管理单位仍然称里(大致相对于我们的村)。如京剧《奇袭白虎团》有唱词“安平里遭火焚余烟茫茫”。
至于近代江南的房地产开发商,取得一块地皮,造起来一片商品住宅,就仿照古代的地名,往往取名为某某里。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就在原法租界望志路的树德里,二大会址则在辅德里。
当然这种里,不但上海有,别地也有,如苏州的承德里,救国里等。这种风气,甚至吹到了北京,开发商兴建了如平安里、泰安里等。
由于里是一片住宅,弄是住宅间的小道,故称里弄。
由于人是聚居的。上古的管理者便把“里”,作为一个管理单位。多少户为一里呢?汉代人已经说不清楚了,在他们的记载中,有说二十五家为一里的,也有说五十家的,还有七十二家的,八十家的,一百家的,一百二十家的等等。反正是一个基层户口管理单位。我看,实际上也很难说是一个准数,就像如今的社区居委会或者下属的居民小组的户数,能有一个准数吗?各地情况不同,不可能有准数。
不过,古代也会有的管理者比较古板或者比较强硬,硬把居民圈在一个范围内。有人规定,一里的人,住在三百步见方的范围中。于是,三百步就称为一里。这样,里就成为了一个长度单位。
有人可能会说,这里所说的是三百步见方为一里,怎么成了三百步为一里呢?一个是面积,一个是长度,怎么能够一样呢?
这是我国古人的语言习惯,他们把方一里(一里见方)的边长就作为长度一里。我在中学时,语文课有《史记•屈原列传》,其中说起张仪告诉楚怀王,如果楚齐绝交,“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相信张仪,与齐绝交。可是张仪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当时根据中学生的知识,就有疑问,六里、六百里都是长度,没有说宽度啊?不知道古人所谓的六里就是方六里,六百里就是方六百里。
在先秦,一里是三百步(《谷梁传》)。到了明代,一里成了三百六十步(《洪武正韵》)。到了清末,一里为十五引(引是自古以来量地的长度单位,一引为十丈。引的本义是拉开弓的意思,引申为拉满弓射一箭之地,差不多一百尺)。
到了民国,政府决定采用“万国公制” ,遂定3尺为公制1 meter(称meter为公尺,如今称米),1里为1500尺,这样2里为1千米,并称千米为公里。原来传统的单位制称市制,尺又称市尺,里又称市里。
由于如今国家推行国际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的里,在正规计量的场合用得很少了。除了现成的词语外,里往往只是用着日常生活中不用很准确的叙述中,如说“那地方不远,也就二里地吧”。
由于英美经济发达,外来的很多事物都用英制。人们把mile 翻译成英里,并且用“哩”表示。现在哩不大用了,只用英里。1英里等于5280英尺或1760码,即1.609公里。
英美的汽车速度,往往用每小时多少英里(mile)表示。开车的人,往往省略掉“每小时”只说mile(英里),我们也就音译为“迈”。开车的人也就常常说,车速是多少迈,比如40迈,60迈或者100迈。
由于我们的车速仪表用的是公制,现在很多人看到表上是每小时60公里,便说自己的车速是60迈。那就错了。每小时60迈要相当于每小时96公里。这就差得很大了,但是现在不少人都这样说。
现在甚至有人把迈错说成码,说车速开了60码(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样说的人也不少)。须知,码是yard的翻译,1码只有3英尺即0.9144米。它与迈(mile)差1760倍呢!
还有一个表示水上距离的单位是海里,过去常写为浬。1海里是地球子午线(纬线)上纬度一分对应的弧长,它的平均长度是1852米。
至于里外的里,与上面所说的居住或长度单位的里,本来不是一个字。它原先写作裏,现在简化为里。
裏,“里”在“衣”中间,本义为衣服的裏(里)子。夹衣有面子,有裏子,裏就是裏子。古人到秋冬天穿夹衣,夹衣中间絮上丝绵或者麻丝甚至芦花就成“绵衣”了,所以夹衣有面子有里子。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色的衣面,黄色的里子。古代认为黄色是正色,地位高;绿色是间色,地位低。应当是黄色作面子,绿色作里子才对,而绿衣黄里就反了,倒过来了。以后绿衣黄里成了一个成语,表示地位的尊卑倒置。
由衣服的里子,引申为物体的里面。这就是如今所说里外的里了。
裏,过去也写作裡。这个异体字似乎造得不好,里在衣中才是里面,跑外边就不是里面了。但是,写字不光要“合理”,对很多人来说,还要好写、写出来漂亮。裏字太长了,上下笔画太多,把衣放到边上,做偏旁,就好写一点,容易好看一点,特别是刻字印刷更容易一点,所以过去很多书上都印作裡。这也有它的道理。
当然,现在裏和裡都写成里了,写起来是更方便了。但是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就困难了,容易产生误解。这就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我们只是要比较利弊得失的大小而取舍罢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