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届国际矿床地质大会(11th SGA Biennial Meeting)于2011年9月25日至30日在南美洲智利的矿业名城Antofagasta的Enjoy酒店的会议中心举行。Enjoy酒店正好位太平洋的岸边,外面巨浪翻滚,惊涛拍岸,室内鸿儒满座,谈矿论石。
两年一次的SGA会议应该是矿床地质界的最高级别的会议了,只要时间允许,我一般都会参加。算起来,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这个会议了,第一次是2005年在北京的举行的第8届,第二次是2007年在爱尔兰Dublin的第9届,2009年第10届在澳大利亚Townsvill举行的,因当时刚从澳大利亚开完Geolfluids会议回来不久,实在抽不了出身,没有去参加。总结这三次SGA会议我的观感,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1)除了北京的那次会议外,Dublin和Antofagasta会议的中国代表很少,国内矿床界的“大牛”们基本都不参加,更没有一个Session是由中国学者主持。相反北京会议的中国大牛又显得太多了,基本每个Session都有一至两个中国大牛参与主持,都安排了很多的中国大牛和小牛的报告,某些大牛不能亲自与会,还安排其助手代为报告,这在国外会议上是极少见到的。
(2)尽管中国公司当前在海外找矿开矿都显得十分火爆,基本没见有中国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的代表参加这种会议,而国外的矿业公司,特别勘查公司是乐于参加这种会议,要知道这种会议其实不但展示了自己成果,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国矿业要真正走出去,工业界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恐怕也难以实现。
(3)这三次会议中,只有北京会议没有给我Oral Presentation的机会,让我挂了个Poster,原因并不是我的论文写得不好(评审我论文的Greg Hall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我最终还是作了个Oral Presentation,但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某领导,尽管讲的内容也是我写的。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
就我所参加的这三次SGA会议,北京会议的生活安排无疑是最好的,特别是会议的午餐,但决不能说中国会议是开得最好的。我们可以将一次国际会议举办得很“成功”,很具中国特色,就像北京奥运会。但就会议举办者与会议参与者对学术本身的尊重而言,我们与国际学术界相比还相差甚远,这可能也是中国特色吧!
智利的这次会议,不仅聆听了矿床学界前缘的学术成果介绍,也见识了著名的安第斯成矿带,更是欣赏了太平东岸的美丽风光。下面照片是随手照的,与大家一起分享。
SGA会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