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特引与泛引下学术论文影响力 精选

已有 8028 次阅读 2022-12-8 11:2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在基础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之名分享和传播,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评价本质上还是拼论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论文的总引用次数、论文被谁引用、正面引用还是反面引用、被特引还是隐藏在一群同类文献里泛引。对于论文总的论文引用次数高,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多,论文被下载次数高,论文平均得分高、论文引用周期长(自发表5年后每年都有引用次数增加)的作者则有机会进入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前10万科学家榜单,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艾斯维尔高被引学者榜单。特别是科睿唯安的高被引学者在web of science里的个人publons账号上会显示奖杯标记,这对于肯定这些活跃的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有积极的作用。

      本质上上来讲,这些个人排行榜本质上拼的依然是SCI论文的数量,引用次数,他引次数,平均引用次数等。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不同学科要进入高被引榜单的阈值以及影响力则有不同。对于一些公认的学术水平非常高的学者一般都会稳居这些榜单,甚至连续多年出现。也有一些实际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人员并没有出现在这些榜单内,因为没有达到入榜指标的要求。发表过大量SCI论文的研究人员基本都遭遇过被审稿人强制引用论文的,一些审稿人很过分的批量推销自己的文献甚至一些文献好不相关。当然对于发表外刊论文比较少的科研人员可能很少遭遇这样被胁迫引用的悲催事情。要是不从吧,担心审稿人故意刁难,遇到负责人的学术编辑会纠正这个错误,一些SCI期刊的学术编辑不负责任,完全按照机器人模式不评估审稿人的报告就粗暴裁决。有时候遇到一些审稿人强制引用他们的批量论文,如果你这次没按照要求引用或者折扣引用了,下一次审到你的稿件可能就直接不给机会了。另一方面,的确存在作者对相关文献和工作了解的不透彻,没有在论文中提及有关工作,这种情况下提出让作者补充相关文献的评述也是无可挑剔的,这种情况下需要经过学术编辑的判断来推荐,如果审稿人主动推销了这些文献而不是经过学术编辑推荐,那么必然给自己的审稿意见可靠性带来折扣,也容易引起作者的抵触。

     有人说学术领域也是一片江湖,那么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如何排队,一定程度上区分水平高低。有人说还是拼科研经费呗,谁弄到的科研经费多谁就科研水平高。如此的话那房地产、互联网和能源企业的老板们应该就是院士一样的影响力了,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无论通过哪个渠道弄到科研经费都是一种责任,为国家,为企业,为纳税人负责,按照任务目标来合理合法使用经费,产生预期成果,解决科学难题和技术难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那是要承担责任的,负责人及其团队的学术声誉甚至学术生涯都是要受损的。

     有网友问起我一个共性问题,让我判断这两个人谁的学术影响力或者水平高。张三发表了300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占比60%,在SCI数据库总引用次数12000次,施引文献4000篇。李四发表了SCI论文30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占比50%,在SCI数据库引用12000次,施引文献2500篇。

     从SCI论文总数量来说,两个研究人员论文相当,但张三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占比高,因此张三比李四高一筹。

     论文引用次数相当情况下,张三的论文被4000篇施引,平均每篇论文引用了张三3篇,而李四论文被2500篇论文引用,平均每篇论文引用了4.8篇。说明张三的论文被泛引的程度高,而李四的论文密集引用主要在于集中于本领域的小圈子。这种情况下,能被小圈子的同行密集引用,说明其发表的系列论文具有代表性和引领性,这种情况下李四的知名度和行业领域影响力要高于张三。也就是说,只有你在本领域具有实际的引领和知名度,你的系列论文才会被密集引用。另一方面,泛引很大程度上是同行巨大的圈子随机引用了你的论文,是有其他论文可以替代你的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367039.html

上一篇:高校教授到了60岁要不要延迟退休?
下一篇:科研领域媚外至上的习惯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18 郑强 雷宏江 孙颉 武夷山 许培扬 曾荣昌 李毅伟 蔡宁 梁洪泽 王涛 谢煜 晏成和 黄河宁 郑永军 杜学领 王启云 梁远亮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