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期刊评价的那些事儿(期刊就是公交车)

已有 5558 次阅读 2017-4-3 10:2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京的房子最贵,雄安马上就贵的追随北京的房价了,都是房子,也许是同样的材质和同样的施工队,地段不同,身价不同。

       同样的球员,在不同的俱乐部身价不同。

       同样的演员,不同的经纪人身价不同。

       同样的演员,不同的剧院和舞台,观众不同,掌声不同,出台费不同。

       同样的教授,讲授相同的课程,不同的班级学生评教不同。

       同样的博文,在不同的论坛和网站关注度不同。

       同样的研究人员,写不同的论文,发不同的期刊,水平被认为不同。

 很多时候,成果评价为非专业人士评价就是个闹剧。

         动物园里扔一堆骨头,香蕉,竹子,一群活羊,一堆谷物,狗觉得骨头最好,猴子觉得香蕉好,熊猫觉得竹子好吃,老虎和狮子觉得活羊可口是美味,山鸡觉得谷物是美味。

      一个期刊的不同版块发表了不同小方向的研究论文,这些不同版块的小论文群体展现了期刊收纳的水准,这犹如一辆公交车,每篇论文就是个乘客,期刊编辑就是那个公交车司机决定是否售票给你上车,主编和出版社犹如那个公交集团管理人员,允许乘客的投诉。公交车上总有你中意的乘客,也有你看着不爽的乘客--虽然你可能不认识这个乘客。一个期刊有你熟悉和欣赏的论文,也有让你看起来不爽的即使你不熟悉的论文。

   作为一个同车的乘客或者一个站台的人,是否有权利去评价一个公交车上乘客的素质和风貌?

    作为任何期刊的读者,甚至审稿人是否可以信心满满的吹捧一些期刊和贬低另外一些期刊?

     我想,只有那些裁判员才是真正的话语者,他们可以调整座位(期刊版块),提高上车要求(录用标准)来约束和规范乘客的行为,而其他人只能是看客,最多吐槽下。

    如果因为我们自己曾经乘坐过某个公交车(在某个期刊发表过论文)而过度评价某个公交乘客和司机都是不恰当的。

    除非我们对某些交通工具上大量乘客长时间的跟踪,我们才可以真正了解这些乘客的修为和素质。

    除非我们是个通才,看过所有期刊的所有论文,并且懂得这些论文的真正意义,我们才可以去评价某个期刊的好坏。

    显然,我们目前没有谁可以做得到。    可以批评,但不能过度赞誉。

     花开灿烂,各有春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43346.html

上一篇:吐槽一些期刊
下一篇:也谈称谓的规范化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12 梅卫平 武夷山 蔡宁 王从彦 吴斌 叶建军 许培扬 康安明 王启云 章雨旭 崔树勋 周春雷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