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北地区早就是“酸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了,因此不是“新闻”。
作为重要空气污染问题的酸雨,以pH值为认定标准,低于5.6的才是酸雨。因为华北地区土壤碱性,雨水中有扬尘等影响,pH常会超过7。因此华北地区没有酸雨。
但pH值是雨水中阴阳离子的平衡指标,并不说明雨水中实际污染物的多少。北方地区有供暖期,比较南方显然会排放更多空气污染物。但因为指标是pH值,造成华北地区上空实际污染物多,大气污染物沉降严重,却不是酸雨区。(现在还是这样,环保部年报上酸雨区是江南为主的)
但是,酸雨里的污染物是什么?硫酸盐和硝酸盐为主。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沉降,对建筑物和古迹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对土壤、水体、植物、蔬菜、水生动物到底影响有多大?似乎没有定论。2006年前后,我曾到北京了解编制绿色GDP报告的专家,问过绿色GDP中是否扣除了酸雨影响,答复是没有,因为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影响。
但是,酸雨的前体物,就是现在“雾霾”中的主要无机盐:硫酸盐和硝酸盐。如果不用pH值来标定酸雨,用“酸沉降”,华北地区早就是“全球大气污染物沉降量最高地区之一”了。
说到酸雨,有一个问题和“雾霾”联系:
从80年代至今,三十年下来了,为什么不反思酸雨污染的控制,反思按照pH值划分酸雨区,制订“两控区”,制定“总量控制”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执行中存在问题,这是另外一件事)
是不是近年来造成严重灰霾/雾霾污染的策略性错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