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说灰霾 - 3:创新就在脚下
这篇博文早就想写,本想要自己先做一点结果出来,再向网友展示,特别是向年轻人建议开展一些研究。但力不从心,搁置了。看来只能提供一些想法了。
一年一度(?)科学网上又在讨论“创新”;与此同时,北京看来又进入了灰霾或雾霾的多发时段。
科学网关于创新的讨论有涉及诺贝尔奖、原创性、“跟-追-超”,先要知道,才能“创新”等等。但我觉得,想要解决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创新了。自己觉得是在做,就有意义。是非功过,让各方去评述吧,有什么关系呢。
想写的这篇博文,目标是中国政府和纳税者,花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建立和运行了数目众多的空气质量监测点。6个污染物(PM10和PM2.5算两种),每小时报告一次,这样密集的公开报告,不仅中国以前从来没有,而且世界上,可能比较美国的IMPROVE(见脚注)研究计划更进一步!今天新闻说,10月1日开始,又有40个城市172个监测站要开始运行和报告数据。日积月累,这样的“大数据”,怎样分析和利用,是应当加以重视的。我因此写过三篇博文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例,说明初步想法。之后又每日跟踪监测和气象数据,写了一些博文。希望引起注意:不仅是地面气象数据,而且有混合层厚度,结合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希望能解释污染的形成和来源(传输过程),以及预报。
空气污染的预报主要分为传输模式和统计模式两类。传输模型“科学性”原则上最强,要求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数据,网格化的地理地形地貌、地面和高空气象数据,结合大气流动和扩散、大气化学模型,因此指望获得污染源和污染分布的详细结果。但是,客观情况下却困难重重。例如,污染源数据不仅欠缺而且问题百出,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模型也问题多多,计算量又浩大。
统计模型是目前各地预报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但基本上应用传统的方法,如多元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远没有充分应用目前能够得到的信息。
杂想:
1、 通常一个监测点,或者全市平均,可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因此预测最近未来的污染浓度。但现在北京有35个站,怎样利用数据进行站和站之间,污染物之间相关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还要加上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
2、 创新能上天入海当然好,但也不应当忽视每日每时身边出现的创新机会。创新也可以始于脚下:例如中国“雾霾”和对PM2.5的认识、监测、分析和治理,是前所未有,应当也是创新了。
3、 关于北京雾霾,有说是伦敦烟雾到了北京。然而在伦敦烟雾50年纪念中伦敦人回忆说,那时曾经严重到棺材铺脱销,鲜花店卖空。然而北京严重雾霾时,有没有发生急救车呼啸?也有说光化学烟雾是主凶,但曾经多次经历洛杉矶烟雾的美国专家说没有感觉中国“雾霾”对眼睛有严重刺激。2013年夏天环境监测证实烈日下臭氧屡屡超标,但PM2.5浓度却不十分高企;再有说是沙尘暴的影响,但雾霾时并没有飞沙走石,春天却观察到“沙尘暴驱散‘雾霾’”。北京朋友还发现:北风可以一扫雾霾,在树叶和地面上可以不见雾霾“沉积”的现象。这种“去无踪”说明雾霾主要是能见度损伤的本质。在解释雾霾可能是伦敦烟雾、光化学烟雾和沙尘暴的混合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想想:雾霾其实是一种新形式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虽然不是好事,但发现、研究、分析和控制一种新形式的空气污染,应当也是一种科技创新吧?
注:
美国的IMPROVE(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项目研究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是1985年开始的,在全国布设了几百个监测点,测定PM2.5浓度和能见度,至今还在运行和报告成果。IMPROVE最靠近中国正在重视和研究的灰霾或雾霾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