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有些忙,顾不得写详细了。
但要说明几点:
1、 关于碳排放,“人均”和“累积”数据都是有意义的争论基础。所以关于“人均累积碳排放”概念是否有意义和应当怎样计算,都是很好的讨论题目。
2、 上篇博文中画的四幅图,原本都是为了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时用的。所以没有考证“人均累积”的来历,(关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太广。因为有污染气象学基础,接近“气候”,所以领衔教课,但是在边学习边上课。)
3、 然而,收集了CDIAC碳排放数据后,又收集了联合国人口署的人口数据,每年都有的。所以可以计算“人均”和“人均累积”。不是象网易说的:“其实就是将历史上一段时期内各个国家累积的碳排放量求和,再除以该国当前人口数。”,而是网易说的“正确的方法是用各个国家累积的碳排放量求和除以这段时期内各个国家曾经出现的人口数字总和”。明明算出来了,不明白网易为什么说:“但这是个根本无法统计的数字。”?
4、 再强调一下,计算是为了和美国学生讨论。本人出生于1950年前,美国学生2010年大概25~28岁(不确切)。他的父母应当超过50岁了吧,我以为,相当年龄段的人计算人均累积排放是有意义的。用这个图表示,他父母的碳排放人均累积比中国相当年龄的人高,因此责任大。他应当为他父母的超排放负责。
5、 那个美国学生很出色,而且乐于助人,喜欢组织集体活动,和中国学生关系也很好,和我关系也很好。但是涉及这种问题,有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就变成冲突对象了。我们应当深省!
6、 讲“累积”实际上是讲历史责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CO2在空气中是累积的。所以还要追究父母、祖父母的责任。
7、 画四组曲线时,没有深究其中意义。有每年各国碳排放数据,有每年各国人口数据,自然可以计算这些曲线。但“人均累积”计算的统计意义(包括是否有意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初步想,对同年龄段的人是有意义的,不同年龄段的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可能通过研究能发现一个可能进行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的新的统计方式。(想请教统计学方面的专家)
其他问题,有空再来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