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碳排放图片的纠错和更新
今年春末夏初以来,先是梅雨常驻(超过了40天),随即降水洪灾,然后“空台”,即影响我国的台风次数明显偏少,最近江南区域又热浪滚滚,因此再次想起气候变化的严重问题。
纠错:
然而重读我2015年博文“国际气候变化小组(IPCC)报告不公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893737.html,却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看下图:红色箭头处是20世纪初美国和OECD国家碳排放情况,展示美国的碳排放就超过了OECD国家,这不可能,是个明显的重大错误。赶紧查原来数据和数据操作,果然发现了错误:自动求和搞错了。
是“欧洲-OECD”的27个国家求和操作有误,纠正后再作图,正确的应当是这样的:
可见“欧洲-OECD”,即“EU-OECD”国家对碳减排的责任也重大,特别是1970年前的历史责任和美国几乎相当,另外两张图则也需相应修改。这是我操作有误,又没有仔细检查造成的严重问题,特此向各位网友道歉。
注:OECD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目前成员有36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以色列和墨西哥等,以及欧洲有德、法、意等27个国家,除俄罗斯外,发达国家都在OECD里了。
更新:
上图数据是来自美国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http://cdiac.ornl.gov/)。2013年还曾因此写博文比较主要国家碳排放曲线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738523.html。但前几天在CDIAC网站上看到其2017年信息,说他们的工作到2013年已经停止,该网站和相关工作已经转交美国能源部(DOE),过渡到虚拟生态系统环境系统科学数据基础结构(ESS-DIVE)网站。然而查CDIAC的2016年数据,说2014年之后利用了英国石油公司(BP:http://www.bp.com)的数据。我也曾多次下载BP每年发布的世界各国能源数据,近年来其中也含有碳排放数据。因此下面对碳排放数据图表的更新,就采用了CDIAC和BP数据结合的方式,BP数据从1965年开始,以前数据仍然采用CDIAC数据。得到以下更新的碳排放图(1900-2019):
可见1970年实际上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崛起之年,在讨论碳排放的累积效应时如果从1970年起算,就是故意针对中国的发展的。1970年以前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OECD国家,碳排放的累积效应不容小觑。我们参加国际碳减排会议的专家代表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相应累积碳排放图更新为:
以及更新的累积碳排放比例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