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我喜欢膜

已有 2622 次阅读 2013-1-6 18:00 |个人分类: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膜, 农业科技, 塑料大棚, 双模覆盖双垄沟播, 膜上灌溉

个人认为: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就是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北方旱农的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南美白对虾拯救了几乎因病毒病而毁灭的中国虾业,并使对虾养殖从海洋推进到内陆淡水(12年夏天发大水,县城的街道上都是虾)。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实现了苦甲天下的干旱丘陵地区正常年景一季千斤粮。这些项目都没花国家多少的科技经费,因为增加的产值要远远高出投入,自然可以不推自广。

我喜欢膜。覆膜种植从日本引入我国不过30多年的时间。

覆盖塑料薄膜的日光温室和大棚主要是在我国搞起来的,实现了设施农业的廉价化。设施农业只可能用于有收入的经济作物,粮食还得靠地膜覆盖。现在旱区地膜覆盖已经由垄上覆膜、垄上种植(主要是提高地温兼有保墒但对水分利用不利)转变为垄上覆膜沟中种植(侧膜、全膜,可集流、蓄水、保墒),垄沟还可以兼作排水沟,可将大雨汇集到地头水窖中,留待旱年之用。 “白色革命”是旱塬区和干旱山丘区农业的出路,中国的黄金玉米带在延伸。

北方旱地春玉米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春季严重缺雨,底墒不足,一是提早覆膜,留住秋冬墒,二是集雨窖灌。

只要解决了播种用水,只要有200mm的降雨,玉米应该就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如果地膜玉米亩产可以平均到400kg,一人五亩地的话,就是2吨、4000斤粮食了,还有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秸秆,可以用来养牛、养羊。

而且在灌区覆膜灌溉有助于提高灌水效率和均匀度,膜上孔关还可以形成类似滴灌的局部灌溉效果,地膜覆盖有助于一致裸土蒸发,减轻农田盐碱化。

 

我喜欢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50255.html

上一篇:长庆油田成为西部“新大庆”
下一篇:疯狂的石头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