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导非博导,硕士是培养学生的最高阶段。直博是硕士研究生,因学业优秀而转为博士,因自己导师不是博导,转到其他博导的老师名下完成博士研究生阶段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直观地来讲,直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省了一年读研究生时间。原本硕士和博士需要六年,直博节省一年,只需要五年即可跳过硕士学位,直接拿到博士学位。另一个好处是,不用再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直接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根据每个单位规定,硕士研究生只要满足单位相关直博要求,都可以申请直博。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签字认可,但等学生将申请书放在导师办公桌上的时候,导师一般不会拒绝。因为,学生是根据程序申请的,符合相关规定,导师如果拒绝,大有阻挡年轻人发展道路,不是很光彩的角色。
硕士生直博通常事先没有征兆。这有客观原因,研究生一入学,直博还远着呢,自己研究能做到什么样还是未知数,谈不上考虑直博的事情。只有等攻读一年或者两年后,符合了直博要求,才能有这个想法。主观原因是,如果过早暴露了直博想法,怕导师有想法,对布置任务、试验和发表论文等,进行雪藏、延迟处理,会影响自己顺利直博。
客观上说,愿意直博、有资格直博的学生,还是硕士研究生中干的不错的、有上进心、进取心的,还是希望在学术道路上发展的。硕导的研究生通常不会很多,一年科硕多录取一两个。在事多人杂的年代,通常一个项目只有一到两个研究生作为主力,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完成项目科研要求的同时,顺便发表小论文、完成学位论文要求。
如果在科研项目执行期间,尤其是中后段时期,突然主打学生直博,将对科研项目、导师的培养计划,起到釜底抽薪之功效。因为科研需要经验积累,需要具体人去做,而且科研出成果需要时间周期。中间学生直博走了,培养计划突然中断,研究也随之大幅调整,尤其是地学研究讲求野外经验,这些经验随之也被带走了,这样项目突然会处于近乎于空转状态。
直博对硕导科研团队起到掐尖作用。科研团队经过长期培养,个别学生刚有苗头、刚上路子,突然转走了,晃硕导一下。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打击,科研工作的低迷,随之是调整、适应和等待。对导师的热情和信心,有一种泼冷水的感觉。但,导师就这样的活,生活还要继续、工作还要继续。
整体来看,导师就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只要有利学生发展,就要支持。如果只局限于自己这一烂摊子,不能有更高、更远的视野,将学生拘泥于自己一亩三分地,也可能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但,客观上来说,硕导含辛茹苦培养学生一二年、二三年,刚上手,还没来得及产出什么科研成果,突然就走了,心里难免感到失落。
人如果不能改变规则,只有适应规则,虽然,适应的过程真讨厌,但能有什么办法呢。端着教师这碗饭,就要守这碗饭的规矩。当导师,手里没有什么权利,却有无数吃窝囊气的机会。顺其自然,随他去,别较真,享受生活才是正道,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样转。说到底,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过得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