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森林可持续经营;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立地造林;沙漠化防治;抗旱保水造林;油松经营;经济林有机栽培;全生态经营;数学生态学;近自然林业

博文

省干旱所两专家赴天津考察玉米一穴3株试验田

已有 3179 次阅读 2013-9-25 16:49 |个人分类:新品种新技术|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张连翔教授, 捷农农业, 张爱国, 玉米一穴多株, 适度聚集式栽培

省干旱所两专家赴天津考察玉米一穴3株试验田   

本月23-24日,省干旱所张连翔教授、步兆东教授亲赴天津捷农农业有限公司,在公司董事长张爱国和分管农事的张经理全程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该公司的玉米一穴3株试验示范基地,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据介绍,玉米一穴3株种植模式,即是每隔1.2m大行距按南北行向种植2行玉米,但这2行玉米系以“穴”代“株”采用40cm×40cm规格按每穴3株设计的,依此类推。试验示范田实际测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株均匀式栽培模式相比较,在同等立地和管理条件下,一穴3株种植的玉米亩产可达1000kg,同比增产100-150kg。要知道,这个增产幅度是在未增加种植成本而只是变革一下种植模式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具有非凡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也受到了上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重视,前来考察参观者络绎不绝。

需要指出的是:与河北魏县此前开展的“杨树团状造林”一样,天津捷农农业所作的“玉米一穴3株栽培试验”也面临着“只知这样做增产,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增产”的尴尬局面;而张连翔教授多年以前就提出来的“适度聚集式栽培”新模式恰好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持。正是双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才使我们的彼此的“合作”有了“双赢”的感觉——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证据佐证,他们需要的是理论依据。诚如张连翔教授在其专著《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里面所谈及的:

……通过多年以来对动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持续系统研究,给我们以这样的启发:既然种群的空间格局是一个物种表现在种群水平上的最优的生态对策和进化对策,是一种混合的“ESS”,显然,不同格局类型下的拥挤程度是不同的。按照系统思想和物极必反原理,均匀型格局和高度聚集型格局并非属于不同的范畴,而是一个整体的两端。因此,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每种生物种群总是保持着适度的拥挤而不选择“两端”,否则,必定另有缘故。因为种群个体间保持间隔,虽然可以减少对需求生存的竞争,但也失去合作所带来的优点。自然界动植物种群之所以首选“聚集格局”,就足以证明聚集带来的好处必定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人工造林时总是人为地设计成规则株行距?这种均匀格局的设计一定有它的不合理性存在,至少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启发下,我们大胆地提出了“适度聚集式栽培”新模式,亦即一改传统的规则株行距设计理念,在不减少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前提下,采用每穴2-3株成丛植入的办法,其增产性已分别在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和刺槐、杨树的造林实践中获得证实。也有人在“樟子松一穴双株造林试验研究”证实:一穴双株造林优于单株造林,既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又降低造林成本50%;双株造林的林木在各林龄阶段,其树高、胸径和蓄积均高于单株造林者,等等。类似的现象在农业上也相继获得证实,诸如小麦穴播、水稻抛秧和玉米大垄双行等的增产效应,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这里,笔者再次大胆地做出推论:这种现象可能广泛存在于单种作物栽培之中,一个具有“绿色革命”意义的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正待我们去研究、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的进化程度及其智慧都远在人类之上,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发现规律并尊重它、学习它,而不是相反。

这就是该公司想要的和令其满意的理论依据,他们得到了,并由此对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和相关专家表现出无限敬意。同样地,我们也如期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佐证,并因此对我们的“适度聚集式栽培”新模式的创立充满信心!

 

博主简介: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林业科技》和《林业世界》三刊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朝阳市老科协理事。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1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微信同号);QQ号:527813275

http://www.xbmiaomu.com/vip/zzllxx5168/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6382-727740.html

上一篇:他山之石:林业科研成果精选(4)
下一篇:张连翔教授被评为“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
收藏 IP: 112.39.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