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anDong

博文

远去的一缕茶香: 忆悼如松

已有 4501 次阅读 2014-12-5 17:32 |个人分类:写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王如松, 生态文明, 悼念, 生态安全

远去的一缕茶香: 忆悼如松

董全


如松君驾鹤西归了。感恩节夜,消息传来,十分震惊与哀痛,因而夜难成寐。回忆断断续续、续续断断地梦现,点点滴滴。

就想记下些许,可是又从哪儿开始呢?

在米国住久了,就按照米国悼念人的方式,先从有关的一段糗事开始吧。当然,那是俺的一段糗事。

大约八、九年前,在长春开会。会上听说,长春是全国最著名的洗浴之都。于是,与会的一帮朋友就相约去洗浴。特别是听说俺洋插队n年,已经成了成了彻底的土老帽,国内的洗浴从未经历过后,朋友们便一定要拉上俺去,见见洗浴的大观园。

那是一个当地最出名的洗浴城。到了地方,俺一翻口袋,囊中银两无几,还不够买票付账。周围是一帮新结识的朋友,在笑,这就格外令俺窘迫。幸亏,业钢老兄来了,掏钱替俺解了围。以至于,俺现今还欠着业钢洗浴的票款。事后,有人笑称,俺那次是去“蹭”洗浴的。

后来,见到如松,便开玩笑地要把这笔帐算到如松头上。因为那天黄昏,如松来了,俺与如松在饮茶、闲侃。人们在外面等俺,催了几次。而俺们总是还有最后几句话说不完。催到最后一次,俺只好急急忙忙地赶过去。情急之中,忘了回房间取钱。

忆及此事,就在想,如松与俺的交情,难道就似当时所品的一缕茶烟?

俺与如松相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时候,至今已有三十多年。那时,我们是同一届研究生。如松的论文指导老师是马世骏博士,而马先生也是俺的三位指导委员会成员之一。另外,俺当时的研究也算是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于是乎,我们也就算得上有几分学术渊源。毕业后,我们又同在动物所的院子里面工作,也都时不时地为生态学会跑跑腿,就熟了。后来,国内建立了生态学博士学位,开始时全国只有两个博士点。如松决定去攻读国内博士,俺则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来到米国读博。

虽然此后天各一方,我们还是保持了松松的联系,过个把年,通个email啥的。每隔几年,不期而然地,俺俩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有他的报告,俺总会去听;听了后总会击节赞赏。这些年,国内生态学大面积发展,水平迅速上升。一部分生态学家也可以同米国的优秀生态学家平等对话。但是,学术报告让俺击节赞赏的却还是不多。而如松的报告,文如其人,总是激情四射、华彩飞扬。

这时,我们也总会单独坐下聊聊。聊聊中国的事情,也聊聊米国的事情。主要内容还是聊生态学,特别是国内的生态学发展,包括侃些生态学和文化、及生态安全的话题。交谈中,如松总是高屋建瓴,纵横古今中外;而俺常是偏重细节或者局部,更多关注结构、机制和语义。常常不用几句话,就已知在说什么,就挺深入。这种探讨,直白、简单、轻松、会意、随性,又令人兴趣盎然。感恩上苍,让俺在人生经历中与如松有过多次这样的交流。经过这样的思想交流,学养便加了几丝厚重,生活便添了几纹彩蕴。回想起来,这种聊天常常就像饮一盏清明谷雨的新茶,清淡而淳润,同时也馥郁回绕,历久弥香。

我们的话题,有时也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次,俺提到,国内当今的人际事物,越来越看不透,看不明白。如松当然比俺远为深知人际关系的复杂。但是他强调说,学者不应该放太多的精力在人际关系上,做人做事要有大智慧。的确,如松和一批国内生态学家都有大智慧。生态文明的话语框架便是科学家大智慧的体现。出于他们的努力,建立生态文明已经列入国家层面的战略纲领,生态安全也得到国家高层的关注。俺觉得,建立生态文明的话语框架,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意义非常重大。而如松是生态文明当之无愧的举旗人,也是这个话语框架的长期的积极的建言者。他多年来为此的大声呼号,辛勤劳作,功莫大焉。

俺知道,如松这几十年来,一直极为忙碌,一直在辛勤劳作,兢兢业业。这也是俺不愿过多地去见他的原因,怕浪费他的时间。俺也建议过他,多休息、放松些。但从未想到过,他会这么早地离去。有人说,饮茶是就那清明谷雨的水,品那人际游云聚散的天。好的茶,闻闻香都可,甚至无须辗转于唇齿。俺总是以为,总是期盼,过一阵子,又可以与如松相聚,重续那一注茶饮、共品的一缕茶烟。

而现如今,噩耗传来,这一柱历久弥新、清淳馥郁的茶香,无可再续,Gone with the wind

悲夫!

为中国生态学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而辛劳一生的如松,安息吧!


30年前,如松与俺曾在同一杂志上发文。当年,俺也曾为生态文明鼓过、呼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848750.html

上一篇:但愿人长久
下一篇:聖梨
收藏 IP: 24.52.22.*| 热度|

6 曹聪 陈楷翰 白图格吉扎布 陈筝 熊卫民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