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上对SCI的评价指标口诛笔伐的博文到处可见,SCI成了落水狗,好像不批评SCI,就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科研人!就我本人而言,也不完全赞同SCI的评价标准,但是不拼SCI,拼其他的中国特色指标,可能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更加不利。无职无权无关系的普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SCI给了他们一条出路,或者说一条活路。
可以说,SCI,不是一个绝对合理的评价标准,而是一个相对公平,相对科学的标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高考,不搞高考,完全搞自主招生,人大的蔡处长就不是几个亿,而是几百亿了。如果不拼SCI,我国学术界很可能拼:
1)拼科研经费
经费多是表示水平高,还是表明浪费国家资源多?随便看一个科研单位,基本都是各级领导的经费最多。这难道表示当上领导,应酬更多了,用在科研上的时间更少了,反而科研水平相应提高了。
2)拼职位高低
职位高,就一定水平高吗?如果科学院能严格按照SCI的标准,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凭借2本拼凑的专著,铁道部前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院士候选人。
3)拼科研获奖
各种科研奖项是如何评出来的,不靠运作行吗?张曙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可是有好几项啊,这些获奖都是在张曙光的“主持(主要把持)”下完成的,张曙光在获奖名单中可是排第一的。
拼以下几项就更不靠谱了。
4)拼关系
谁和领导关系好,谁是领导的心腹,谁就可以考核优秀,职称晋升一路绿灯。人大招生事件至少表明:谁和领导关系近,谁的升迁就快。
5)拼送礼
谁给领导送礼多,谁就是优秀员工,谁就能顺利晋升。张曙光如果不是仅仅送了2300万,而是送5000万,也许院士就搞定了。
6)拼酒量
谁陪/帮领导喝酒多,酒量大,谁就晋升快,谁的奖金就多。据说某校的校办主任最近就替校长喝酒喝出了胃出血住院了。不喝酒,不能喝酒,校办主任是当不上的。
7)拼工龄
谁工作年龄长,谁就职称高,谁的年终奖就多。
8)拼爹
谁的家庭背景强,谁就升职快,考核优秀。
总而言之,科研人员的水平评价、年度考核、职务晋升、毕业就业等方面,拼SCI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办法。
SCI的评价标准也再不断发展过程中,从只看SCI数量,到影响因子,到分区,再到他引次数,再到高被引论文ESI,评价逐渐科学合理。现在很多批判SCI的文章,还是停留在对SCI的早期印象,以为SCI评价只是根据数量和影响因子,才得出比较偏激的结论。尤其通过举一些个别的反例,而否定整个SCI评价方法,而不看长期的统计效果,显然是不科学合理的。
让我们看一下SCI评价系统,逐渐科学、合理和公平的四个发展阶段:
1) 初期的SCI评价,仅凭SCI的数量来论英雄,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2)看影响因子,比数SCI论文数量有所进步,但是各个学科之间影响因子差别大,难以公平评价。
3) 看分区,把不同学科的SCI期刊根据 影响因子的排序,前5%为1区,前20%为2区,前50%为3区,后50%为4区,给了不同学科以较为公平的机会
4)他引次数,引用次数高,尤其是他引次数高,体现了论文水平较高。所以,ISI每年都发布高被引论文ESI作者排行榜。
总之,能发表高影响因子SCI论文,是需要一定水平的;发表1区和2区论文也是不容易的;发表的SCI论文他引次数高,也不是容易做到的。发表的SCI论文,受到国际著名专家正面评价,更是很难的。能进入ESI排行榜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一些国内毕业的博士,凭借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一步一步成长为IEEE Fellow。这给无数国内年轻学子,尤其有志于研究的研究生们,树立了奋斗的榜样,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带来了奋斗的信心。
SCI有垃圾,非SCI垃圾可能更多。我们不能以一个反例,来否定整个SCI系统。每年ISI都会根据SCI的影响因子、他引次数等预测诺贝尔奖,成功率很高,这充分说明SCI还是很有用的。神话SCI不对,唾弃SCI难道就对吗?不管你Care 不Care ,SCI就在哪里,不知疲倦地动态更新各项定量指标。
所以,不能因为有些SCI论文有问题,就整体否定SCI,就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是SCI本身有问题,而是还要继续完善SCI论文的评价标准。现在推出的影响因子、他引数,高被引论文、分区等更精细的评价标准比起单凭数量的标准,已经进步了很多。有的研究人员,写不出高水平SCI论文,但是能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也是很有贡献的。
最担心以一个反例,否定整个SCI;更担心的是,一个SCI评价标准,代替其他所有评价标准。总而言之, SCI只是一个评价指标而已,再科学合理,也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所有类型的研究人员,未来期待更公平、更完善和更全面的科学评价方法。也许对科学研究而言,追求绝对科学合理公平完善的定量评价方法就如同追求“大同世界”一样,永远不可能实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