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rdening 简单而专业

博文

笑话还是科学? 首次证明互花米草并不是入侵种

已有 3547 次阅读 2011-11-22 10:08 |个人分类:生态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湿地, 互花米草

     笑话还是科学,近日,中美科学家在上海联合发布湿地研究三大成果,引起业内专家和社会的一些涟漪,有的说是“笑话”,连基本常识也不顾;也有的称赞是新的发现和新成果,给过分强调生物入侵的专家以一击。
    斩钉截铁地提出新观点,引起反思、争论乃至冲突无疑是学界幸事,各位看家不妨自己琢磨和判断。

中美科学家今在沪联合发布湿地研究三大成果 
《新民晚报》版面头条:首次证明互花米草并不是入侵种 
 作者:王蔚 日期: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第五次工作会议11月17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与美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了在湿地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就双方下一步的合作研究展开了洽谈。中方团队首席科学家、华东师大教授陆健健在会上公布了截至目前双方合作所取得的三项重大成果。


重新定义湿地范围

通过综合两国科学家关于湿地特征和功能的多年研究成果,双方对用于科学研究的湿地给出了最新定义:处于水陆交汇之处,随水位变化形成的区间及周边受水位显著影响区域的生命部分和非生命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随时间周期有明显的水位变化,在丰水和枯水的水位线范围之间,以及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周边受到水位波动显著影响的区域合称为湿地。

陆教授说,这一定义的确立,对于明确湿地研究的范围和重点问题都给出了清晰的导向,还可为明确区域定性和湿地面积的勘测提供标准。
 
物种分布开始扩散

通过中美共同研究,以湿地物种扩散理论为基础,首次证明互花米草并不是入侵种,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在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过程就是从原生地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人类活动会促进这个过程。以互花米草为例,它在全球多个地区有着20年以上的引进历史,在这些地区的互花米草都与当地原生种很好地形成了新的、稳定的群落结构,成了驯化种。

更为重要的研究发现是,在全球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互花米草在固碳方面有出色的特性,可以吸收大量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合成有机营养物并在湿地中固定到土壤中,形成封碳效应。
 
确立生态修复目标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生态修复,应以近自然为修复目标,即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状态下的各项外界条件,使其恢复原有湿地类型所具有的功能和特征,从而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湿地的作用。对于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湿地修复,应以尽可能地提高其生态服务价值为目标。

通过前期的研究,中美科学家已形成了一套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体系,可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更直观地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经济价值接轨。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新发现 
《解放日报》:互花米草:非入侵者,乃低碳者
作者:徐瑞哲 日期: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包括崇明岛在内的中美东南海岸上,如高粱地般的大片 “互花米草”终于洗脱了恶名。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兰大学等湿地专家经三年研究发现,互花米草非但不是入侵物种,还是碳捕获高手。这是昨天在沪举行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湿地研究)第五次工作会议透露的。

    中美专家认为,互花米草在全球多个地区有着20年以上的引进历史,这些地区的互花米草都与当地原生种形成了良好的、稳定的群落结构,变成了驯化种。同时,互花米草是具有多种优势的生态修复工程物种,发达的根系使其具有强大固沙作用,促使沙洲发育。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研究表明,高繁殖力的互花米草为近海合成和输送着大量有机物质,也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之一。更重要的是,互花米草在固碳方面有出色特性,可吸收大量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合成为有机营养物,并固化到湿地土壤中,形成封碳效应,有利于低碳减排。

    中美两国于2008年签署“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地市、企业、高校之间对口建立了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华东师大与杜兰大学成为湿地研究领域“伙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510487.html

上一篇:美丽秋果
下一篇:南宁之秋花惹人爱
收藏 IP: 218.242.12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