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rdening 简单而专业

博文

园林创造幸福

已有 3081 次阅读 2011-6-10 17:40 |个人分类:园林绿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园林, 幸福感, 幸福指数

   在国家和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幸福感、幸福指数史无前例地成为重要目标,“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的标题。幸福不仅是百姓的希冀,也成了官员的承诺。 

   本期专题“黄浦滨江新景观”,展示了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改造的绿化景观理念和成果。长期以来,由于子女的不敬和不孝,母亲蒙羞,黄浦江蓬头垢面,一度成为上海人的心头之痛,面对许多江段市民甚至避而远之。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上海开展了黄浦江滨江地区改造,搬迁沿岸企业、生产性码头、仓库等,营造景观绿带,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优美的滨江景观带。 

   幸福的本质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感、和谐感和满足感,人们在精神生活中获得的幸福指数往往不低于物质财富。黄浦江滨江改造的最直接受益者无疑是周边的居民,记得去年夏季夜晚,江边人山人海,轻盈的舞步、美妙的歌声、孩童的滑车,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绿地景观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令人感慨。 

   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绿地效益的量化,企图以科学的数据来衡量绿地的贡献。如延中绿地一期建成后,上海市气象局测定表明,每小时吸收热量6925千瓦,若以2匹功率的空调机制冷量5千瓦计算,相当于1385台空调机。但除此之外,绿地对人的潜移默化功能往往被忽视。当然,绿地给市民带来的惬意和舒心确实难以计量,绿地创造的幸福感就更难量化了。想想平常呆在写字楼或居室中的人们,由于周边新建了绿地,就可以徜徉其中,心情舒畅愉悦,也增加人际交往的场所和机会,这种幸福感应是绿地的最大贡献之一,又岂能只凭区区金钱来度量。 

   经常听到市民抱怨城市公园的嘈杂,这与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匮乏不无关系。由于缺乏公共空间,只能赋予公园过多的功能,小小公园确实难以承载市民和政府太多的期盼。从黄浦江滨江改造和绿地景观营造的鲜活案例可以看出,在创造幸福生活中,我们在考虑人民对物质财富渴求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渴求。规划建设更多的绿色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对优美环境的渴望,让居住城市的人们可以方便地融入大自然之中,心平气顺,从而营建起清新、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

                                      本文刊于:2011年第四期《园林》卷首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453718.html

上一篇:绿地调整优化的冷思考
下一篇:促进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
收藏 IP: 114.91.1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