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地震区(图1),曾发生过如下Ms $\geqslant$ 6.75级的地震事件:
日期 | 纬度 | 经度 | 深度 | 震级 | 震级 类型 |
814/4/6 | 27.90 | 102.20 | 9.00 | 7.00 | Ms |
1216/3/24 | 28.40 | 103.80 | 9.00 | 7.00 | Ms |
1489/1/15 | 27.80 | 102.30 | 9.00 | 6.75 | Ms |
1536/3/29 | 28.10 | 102.20 | 9.00 | 7.50 | Ms |
1732/1/29 | 27.70 | 102.40 | 9.00 | 6.75 | Ms |
1850/9/12 | 27.70 | 102.40 | 9.00 | 7.50 | Ms |
1936/4/27 | 28.70 | 103.70 | 9.00 | 6.75 | Ms |
1936/5/16 | 28.50 | 103.60 | 9.00 | 6.75 | Ms |
1952/9/30 | 28.40 | 102.20 | 9.00 | 6.75 | Ms |
1974/5/10 | 28.20 | 104.10 | 14.00 | 7.10 | Ms |
该地震区是一个Ms7.5级地震危险区,1536年和1850年的两次7.5级地震,是发生在同一个地震区、不同孕育周期的各自独立主震事件,间隔约314年。
小贴士:讨论地震周期,应分析同一个地震区、相邻孕育周期的主震事件,其发生时间可构成周期,当然这种周期也不一定靠谱。美国地震学家根据【周期】预测Parkfield地震,不是出错了嘛。
地震学家现在无法确定孕震时空区域,没有办法搞明白【周期】。
击垮美国地震学家信心的2004年Parkfield 6.0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0023.html
为何预期中的Parkfield6.0级地震姗姗来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547
该地震区新一轮的孕育周期约从1881年开始,1974年5月10日发生了云南大关Ms7.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美国地震台网的数据是:
DATE | TIME | LAT | LON | DEP | MAG | MT | SC |
1974/5/10 | 25:15.0 | 28.243 | 104.015 | 11 | 6.8 | Ms | pde |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
那么,1974年发生的Ms7.1(美国6.8)级地震是主震事件吗?
图1 西昌地震区孕震区域与M $\geqslant$ 5.5级地震活动图像
从图2知,1952年的Ms6.75级震群事件,是锁固段在其变形膨胀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其起点对应的CBS值,可预测到Ms7.1级地震发生前的临界CBS值。根据在7.1级地震发生前积累的能量计算,本应发生一个7.3级的地震,但实际发生了Ms7.1(美国6.8)级地震,这可能说明,该地震区还存在另一个高强锁固段,受其阻挡作用,导致实际发震的震级偏小。
前面已提到,该地震区是一个7.5级地震危险区,1974年发生的Ms7.1(美国6.8)级地震似应是一大preshock事件,而不是主震事件。
图2 西昌地震区1881-2013.5.23之间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
(为使图件清晰,1940.11.7日前的应变值作为初值。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误差修正已被考虑,1974年大震按Ms7.1级考虑)
此外,从强震活动图像(图1)也可看出,该地震区还存在未发生过强震的空区,具有再次发生更强地震的构造储能条件。
根据以上判断,该地震区还将发生一次7.5级左右的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哪个更靠谱呢?依我看,中国台网偏高,美国台网偏低,1974年的大震定为Ms7.0级比较合适,这样下一次大震震级正好是7.5级。
按Ms7.1级考虑,截止到2013.5.23日的CBS监测值为4.87E+08J1/2,已接近临界值4.89E+08J1/2。
按Ms7.0级考虑,截止到2013.5.23日的CBS监测值为4.78E+08J1/2。
按Ms6.8级考虑,截止到2013.5.23日的CBS监测值为4.64E+08J1/2。
可见地震目录数据的精度,尤其是大事件震级的精度,对发震时间的判断会带来很大影响。
四要素预测结果见下表:
震级 | 震中位置 (°) | 参考地点 | 震源深度 (km) | 发震 时间 | 备注 |
7.6 | N28.87/E103.75 | 马边-沐川间 | 9-22 | 2年内 | 按Ms7.1考虑 |
7.5 | N28.87/E103.75 | 马边-沐川间 | 9-22 | 3年内 | 按Ms7.0考虑 |
7.3 | N28.87/E103.75 | 马边-沐川间 | 9-22 | 5年内 | 按Ms6.8考虑 |
小贴士:备注中的【按Ms7.1/7.0/6.8】,是指1974年云南大关大震的震级按中国地震台网、俺的判断、美国地震台网给出的数据。俺觉得1974年大震为Ms7.0级靠谱。
根据1974年云南大关地震震级的不同和距临界状态的远近,预计在大震前该地震区还将发生不超过Ms5.5/5.8/6.2级的preshock或foreshock事件。
上述分析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仅为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转载、不得复制、不得向社会外传和发布,违者必究!
与该地震区有关的还有一段【幽默】故事呢,有兴趣的看官不妨接着往下看:
下面看看车用太研究员讲述的亲身经历故事吧:
作者有利用宏观异常预测地震失败的亲身经历。2002年5~6月,四川省凉山州地区出现较多的宏观异常现象,在西昌、普格、冕宁、宁南等地共出现80多起,其中到现场落实的就有40多起。这些现象中有泉池水变混,溶洞水流量剧减,井水自溢自喷,老鼠成群搬家或在庙中一夜相互撕杀,燕子夜宿电线上不归巢,一些不明种属的透明蠕虫(个体长约25px,粗约1~2mm)绞成一股粗2~75px,长达几米的绳状群体由地下爬出后“集体”迁移等等。这些现象,空间上多沿活动断裂带出现,时间上其数量日渐增多,由5月中旬的每日仅1~2起,到5月下旬多到每日8~10起,到6月上旬最多时达每日20起,到6月10日晚10时20分左右在西昌市的邛海出现半夜鱼跳“龙门”的非常壮观的异常,在长约3km,宽超百米的水面上,有成千上万条鱼蹦出水面,蹦高大者可达3~4m,当鱼船穿过该区查看时,落在船上的鱼竟有几百斤之多。于是作者曾提出:“未来一周内,在当地有可能发生大于6级地震”的预测意见。但预测中的地震并未发生,各类宏观异常也几天后全部消失。这次异常可能只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的反映。
要注意观察的话,几乎天天都可在全国各地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宏观异常现象,但破坏性地震并不天天发生,在全国多时一般也不过一年发生一、二次,少时几年发生一次,对一个地区而言常常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甚至一、二千年发生一次。这样的基本事实,说明引起宏观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地震活动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这个故事说明,依靠与强震孕育机制无关的东东预测强震没谱。在人类没找到普适性的预测方法之前,任何所谓的预测只能称之为猜测。预测靠猜,虽然有猜对的时候,但有价值吗?谁信啊?但在中国,偏偏就有人信,愚昧啊!
作者:车用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http://www.csi.ac.cn/sichuan/sichuan080512_67.htm
附录:
朱成男,陈承照. 1974年云南省昭通地震破裂机制,地球物理学报,No.4,1976.
【摘要】: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南岸的山地中。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震区大地测量资料,根据破裂与应变的关系,确立这次地震震源破裂属于逆冲型。依据烈度衰减和余震分布特征建立了矩形滑动断层模式参数,并应用曼辛哈(Mansinha)和斯迈利(smylie)给出的倾斜、有限滑动断层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表达式,求得平均倾向滑距。结果是:断层走向N6°W,倾向N84°E,倾角60°;断面长20公里,宽30公里,断面顶部距地表深度2.5公里,平均倾向滑距2.8米;地震矩5.4×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51巴,释放的应变能下限1.2×1023尔格。作者还扼要地讨论了P波节面解和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并解释了一些宏观地震现象。
作者的研究说明:(1)根据他们提供的地震矩参数,我们反算的矩震级Mw=7.09;(2)现场考察时没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带,这很正常。在主震发生前,即最后一个锁固段发生宏观破裂前,显著的地表破裂带不一定出现。此现象也说明,在新一轮孕育周期内,该地震区的主震事件还未发生。
补记:
对强震孕育机制及预测问题的研究,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化认识过程。我们也在探索中,每天都在进步中。在重新分析西昌地震区的震情发展趋势时,我们认识到之前发表的论文【1】中对西昌地震区的震情判断有误,该博文也是对论文中有关西昌地震区分析结果的改正。
参考
【1】秦四清, 薛雷, 徐锡伟,等.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Mw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2010, 53(11):2639-265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