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落选院士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已有 3542 次阅读 2011-12-12 19:06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心态, 落选院士

这几天,科学网上有关院士话题的讨论很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实属正常,但希望大家不要陷入口水战的怪圈,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为好。

本文主要讨论落选院士应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其实良好的心态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反思、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多出成果,这次不行下一次或许就能成功。

如果你这次落选院士后,以后再也不想申请院士,那你可以随便抱怨、指责他人或评选制度,但也不要破罐子破摔。抱怨时不要把以后想继续申请院士的科学家[1]抬出来在公众面前“烤”,拿“学术水平高低”说事,自己当不成院士还要拉个垫背的,这是不良的心态,涉及到人品问题。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其实能否当选院士也是“汗水+人品+机遇”凑到一起才能成功,在院士候选人学术水平相差不太悬殊的情况下,机遇也是很重要的。理解了这一点,就不要单纯地与当选院士比学术水平问题,学术水平只是能否当选院士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要条件。
我所今年有两位研究员成功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在此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我看来,这两位院士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低调、谦虚,也是在申请了N次后才获成功的。上次他们失败后,没有抱怨、没有失望,仍埋头于科研,抱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心态,终于花落我家。试想某人申请院士失败后,在已当选的院士或公众面前大发牢骚,说“我比某些院士水平高多了,他们能上,为何我没被选上”之类的言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让别人觉得你狂妄、骄傲,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心态不好。试想,你若下次申请院士,那些听过你抱怨言论的院士,会投你的赞成票吗?
人生不如意事儿十之七八,遇到了挫折,应坦然面对,越挫越勇。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好心态“从头再来”,这样一定会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
[1] 秦四清,院士评审像一面镜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17734.html

上一篇:震级间的递推关系
下一篇:昨天在我国发生的小震事件与红月亮有关吗?
收藏 IP: 121.18.126.*| 热度|

7 王涛 王鹰 陈安 付碧宏 申艳军 黄天明 许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