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科学家要多做“事前诸葛亮”的事儿

已有 3146 次阅读 2011-6-26 20:4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诸葛亮, 事前, 事后

每次大震后,科学家们通过分析,都发现了诸如“震前电磁异常”、“震前重力异常”、“存在这样的发震构造”等。我并不否认“事后”的分析总结也是有益的,对积累资料和提高认识是有用的。但你在震前发现了这些东东,为何“事前”不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这些问题啊,如果时间来不及,在博客上也可讨论这些问题啊,毕竟国家是鼓励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的,只要你不搞“预报”。

汶川地震后,许多人明白了“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那这样的分析在震前为何不告诉大家呢?为何喜欢当“事后诸葛亮”呢。您搞了这么多年的地质构造和动力学环境研究,经历了如此多强震震例的分析,不会对那个构造带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还搞不明白吧。即使你能让学术圈知道“龙门山构造带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也行啊,至少别人会关注“龙门山构造带”,会对此进行预测分析,即使做不出临震预测,但做出了科学的中短期预测,那也会大大减小损失啊!

每次大震后,有些科学家总会对其发震构造、动力学环境有新的认识和科学解释。我希望您的新认识即使不成熟也最好在震前提出来,以让大家关注之且研究之,即使您能判明那个构造带有强震发生的可能,对强震预测分析都是大有裨益的,科学家还是多做“事前诸葛亮”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59400.html

上一篇:弹簧-滑块模型能模拟强震孕育过程吗?
下一篇:李志平(笔名:李金蔚),请你不要失去理智!
收藏 IP: 111.161.10.*| 热度|

3 杨华磊 唐常杰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