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看来,真学者应具有:(1)做出真学问的能力;(2)卓尔不群的道德品质——风骨,两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何谓风骨也?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光明磊落与持正不阿是也。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对此风骨内涵的进一步诠释。
从古代至近代,我国一些学者,如不事权贵的李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视教授做官为大粪堆上插花”的傅斯年,便具有这样的风骨。
在现实中,衡量某学者是否为真学者的试金石之一,是看其对待名利的态度,因为这是其风骨的真实表现。譬如,某学者凭自己的好奇心不懈探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不事张扬;若在事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被某组织授予名利,即被动得之,当然问心无愧,坦然接受之无可厚非。在科学史上,这样的学者很多,如两获诺奖的居里夫人与桑格,其可称之为淡漠名利的真学者,是学术共同体效仿的榜样。更有甚者,攻克了重大难题且拒绝一切名利的学者,如佩雷尔曼,乃为真学者中的楷模——纯粹的真学者,其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智者,被学术共同体乃至老百姓由衷地尊敬。
行文至此,感慨万千。在长期“五唯”导向的不良影响下,我国今之所谓学者,其中有几多能称得上真学者,更遑论楷模?
确实,我国不少学者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但靠“跑圈子、拜码头”等强项主动出击,拿到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名利;还有不少学者小有业绩就去主动地争仕,以谋求更大的名利。君不见,“南郭先生”们为争抢帽子在大咖面前奴颜婢膝,“赵括”们为争抢项目围绕官员点头哈腰,“马谡”们为争抢官职巴结评委毫无底线。这些情景常见而非罕见啊,对此忍不住吼一嗓子:站直啰,别趴下。一旦学者失去了风骨,则怪事连连,即使常被同行所诟病,仍乐此不疲。
学者靠歪门邪道争名夺利,须出卖自己的尊严,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学者貌似表面风光,但实则如眼睛里进沙、喉咙里卡刺、耳朵里入虫,心中的惶恐自知。是啊,无欲则刚,而有欲折刚。渴求名利但不愿走正道的学者,势必迷失自我而趋炎附势,势必热衷追逐大咖而非真理,势必枉费心机而一事无成。
概括起来,失去风骨的学者,如同大势已去的太监,面前只有利益而没有是非,故这样的学者只能成为学术实质性进步之路上的阻碍者,成为靠投机取巧牟利而贻害无穷的贪婪者,成为以劣币驱逐良币的失信者。
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确,学者若没有傲骨,则不可能挺直脊梁踏实做学问;反之,学者若有了铮铮铁骨,则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向权贵弯腰,势必自信满满地永远向前以成就伟业。但愿我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的真学者,以解决真问题为己任,以做出真学问为目标,以青史留名为追求。
参考(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