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质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应予提倡。阅读文献或与同行交流时,学者见闻某个新颖的假说或理论,无论作者多么权威、思想多么出乎预料、见解多么令人激动,第一感八成是怀疑,接下来会质疑,即看其依据是否扎实,论证是否有力,结论是否可信,等等。这是“枪口向外”的质疑,学者已习惯之。
尽管“吾日三省吾身”已众所周知,但鲜有学者习惯于“枪口朝内”的质疑,即自我质疑(self-questioning)——反省自己甚至敢于否定自己,因为这需要莫大的智慧和勇气。
我注意到,学术水平和学术鉴赏力越低的学者,越难做到此。譬如,某些人士,包括外行和准外行,凭直觉和自认的逻辑想推翻业已公认的科学理论,这几无可能,因为这些理论通过了包括创立者在内大量同行的逻辑校核与实践检验;然而,修补完善之甚至建立兼容之的新理论确有可能,这是因为新陈代谢是科学发展的主旋律。这些人士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受其有限知识和能力的制约,难以把握前人理论中概念和思想的精髓而产生误解。除此,其往往自命不凡、自视甚高,容不得一点他人的质疑和批评。一旦遇到此,第一反应往往是心生不快,进而出言强辩,甚至狡辩——沦为杠精;更有甚者,出口成脏——丧失了学者的风度。这样下去,前景堪忧啊。为此,建议这些人士深刻反省自己的思维模式,扩大知识面,强化论证能力,多和高手交流,这样方能走出误区、回归理性。
然而,成就斐然的大师,容易做到此。例如,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多年深入探索后,断然否定了自己赖以成名的“黑洞悖论”,并把自己的错误公之于众;另一位英国环境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也否定了曾带给自己荣耀的“盖亚理论”。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的确,大多数学者都具有“敝帚自珍”的情结,然而科学具有“铁面无私”的特征,即一直通不过实证检验或已被证伪的假说,都应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屐。
毋容置疑,寻求学术真谛的过程通常是一个不断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弯路与犯错是常事儿,而自己一贯正确却十分鲜见。因此,通过自我质疑,认识到自己的观点经不起推敲,自己的假说不成立,自己的理论有缺陷,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反而是促进深度思考以纠错的“灵丹”,进而加快研究进程的“妙药”。鉴于此,学者关注的焦点要放到学术求真上来、放到研究价值上来;与之相比,自己的面子并不重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曾指出:“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某智者把这句话解读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这说明自我反省是成功的重要基石。因此,学者养成自我质疑的好习惯,不仅可纠偏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可规避学术道路上的陷阱和雷区,这有助于自己在有生之年做出值得称道的的贡献。
参考(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