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的学者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脸熟的大牛作特邀或主旨报告时,讲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东,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虽然讲的人口若悬河,但听的人或昏昏欲睡,或想当“逃兵”。
看看这样的镜头,大家熟悉吗?
镜头一:这些年开国内学术会议,特别是四年一次的学术大会,组织者有时邀请一些老外充门面作特邀报告,以提升会议的档次。真牛的老外,若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也乐意来国内交流交流,但通常人家的时间宝贵不愿消耗在虚头巴脑的事儿上,尤其在冥思苦想没啥进展的时候,一般是不愿接受参会邀请滴。因此,往往邀请到的是二、三流的洋学者,这些人的水平在某些领域也就是打酱油的角色。前年在成都开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时,会议组织者请到了某老外做大会特邀报告,讲的是一个不到300立方的土质滑坡成因机制,这种滑坡在国内根本算不上什么,比之大的、复杂的多了去啦。估计该学者是个优秀的摄影师,照片拍的那叫一个漂亮,他围绕着照片讲了一通滑坡规模与损失情况,再扯了点开挖加降雨导致滑坡的诱因,然后要开讲用数值模拟再现其失稳过程。听完诱因后,Q哥实在听不下去了,连内急也快被诱出来了,就去“WC”解决问题。去了那里,人好多啊,聊的可热闹了,听到有位大高个小伙子说“这两年我听此人的报告已有四次啦,内容基本上没啥变化,也没啥新东东,啥也学不到。”
镜头二:有一次,Q哥去某高层论坛凑热闹,听某位勘察大师讲某城市基坑支护设计的事儿。基坑支护一般是临时工程,只要掌握了岩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地下水的情况、周边建(构)筑物的情况等,按规范“对症下药”设计就行啦,基本上无需考虑什么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演化等。不知道这位大师是不是年事已高的缘故或其它原因,不能聚焦支护设计的核心问题,扯得太远,他从某地域沉积物是陆相沉积还是海相沉积讲起,讲两句就冒出句口头禅“地质很重要,要重视”。是啊,地质确实很重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重视到什么程度应视实际对象而定。其实,只要把上述情况掌握了,对基坑支护设计就已经足够了,扯那么远干什么? 再者,这是学术报告,不是给大学生上课,要多讲大家所不知道的新东东,让参会学者有所收获才是,不要东扯葫芦西扯瓢,白白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听某同行讲,他此类报告一讲就是好多年,几乎每次都超时,把提醒当成耳旁风,搞的主持人十分尴尬。
镜头三:某大牛作会议报告,相当有特色,Q哥特“佩服”他的演讲能力。他善于和懂力学的人讲地质、和懂地质的人讲力学,谈些不明觉厉的东东故弄玄虚,生涩的“青椒”往往会觉得高大上,而“红椒”则认为不着边际、不接地气,对突破制约本学科领域的瓶颈问题毫无帮助。Q哥听他讲的报告次数多了,觉得催眠效果不错,好几次听着听着一不留神迷迷糊糊睡着了。幸好,Q哥瞌睡时不打呼噜,想必没产生啥不良影响。今年,Q哥再次聆听他的大会主旨报告时,估计他总不能几年如一日吧,但结果仍然“涛声依旧”,听他讲上句,就知道他下句说啥。于是乎,就不想再让耳朵受累了,和旁边的某位老弟悄声说道“听说你名下的某博士后鸭梨山大有点失眠,以后让他多参会听听,保证能治好。”
参加学术会议,若能听到发人深省的精彩学术报告,可增长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术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本来是件令人期盼的事儿。再者,通过和别人面对面学习交流,学者们不仅可共谋解决科技难题的良策,而且可增进相互了解,为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然而,这些年学术会议已经变味了,已成了某些大牛露脸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者讨论学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乃“鸡肋”耳。
鉴于此,为让学术会议回归“初心”,让参会学者有所收获和启迪,应本着不唯资历而唯能力的原则,本着不看“帽子”而看贡献的宗旨,建议会议组织者邀请下述学者作会议特邀报告或主旨报告。
某些长期在科研第一线战斗的国内学者,有较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积累,能洞察学科前沿且视野开阔,善于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研能力卓越,有的已作出或即将作出重要的原创性工作,这都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财富。TA们做报告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富有激情,能讲述有趣的科研破案故事。听TA们的报告,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能启迪思维,有可能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因为这些人卓尔不群、特立独行,不按常规套路“出牌”,常被同行视为“另类”,鲜有机会作会议特邀或主旨报告,目前多为默默无闻者。会议组织者应有“火眼金睛”辨识真才的能力,担当起“伯乐”的责任,必要时可“三顾茅庐”邀请。
国内学术会议也可邀请一些有“真货”的洋学者参会作报告(能用汉语交流者优先),但宁缺毋滥,要杜绝让洋“南郭先生”充门面的事儿上演。
简言之,让真才实学者亮相,可大幅提升学术会议的“含金量”,也是尊重参会者的体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