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该邀请谁作国内学术会议的主旨报告呢? 精选

已有 14391 次阅读 2018-11-16 09:34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报告

 

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的学者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脸熟的大牛作特邀或主旨报告时,讲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东,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虽然讲的人口若悬河,但听的人或昏昏欲睡,或想当“逃兵”。

看看这样的镜头,大家熟悉吗?

镜头一:这些年开国内学术会议,特别是四年一次的学术大会,组织者有时邀请一些老外充门面作特邀报告,以提升会议的档次。真牛的老外,若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也乐意来国内交流交流,但通常人家的时间宝贵不愿消耗在虚头巴脑的事儿上,尤其在冥思苦想没啥进展的时候,一般是不愿接受参会邀请滴。因此,往往邀请到的是二、三流的洋学者,这些人的水平在某些领域也就是打酱油的角色。前年在成都开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时,会议组织者请到了某老外做大会特邀报告,讲的是一个不到300立方的土质滑坡成因机制,这种滑坡在国内根本算不上什么,比之大的、复杂的多了去啦。估计该学者是个优秀的摄影师,照片拍的那叫一个漂亮,他围绕着照片讲了一通滑坡规模与损失情况,再扯了点开挖加降雨导致滑坡的诱因,然后要开讲用数值模拟再现其失稳过程。听完诱因后,Q哥实在听不下去了,连内急也快被诱出来了,就去“WC”解决问题。去了那里,人好多啊,聊的可热闹了,听到有位大高个小伙子说“这两年我听此人的报告已有四次啦,内容基本上没啥变化,也没啥新东东,啥也学不到。”

镜头二:有一次,Q哥去某高层论坛凑热闹,听某位勘察大师讲某城市基坑支护设计的事儿。基坑支护一般是临时工程,只要掌握了岩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地下水的情况、周边建(构)筑物的情况等,按规范“对症下药”设计就行啦,基本上无需考虑什么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演化等。不知道这位大师是不是年事已高的缘故或其它原因,不能聚焦支护设计的核心问题,扯得太远,他从某地域沉积物是陆相沉积还是海相沉积讲起,讲两句就冒出句口头禅“地质很重要,要重视”。是啊,地质确实很重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重视到什么程度应视实际对象而定。其实,只要把上述情况掌握了,对基坑支护设计就已经足够了,扯那么远干什么? 再者,这是学术报告,不是给大学生上课,要多讲大家所不知道的新东东,让参会学者有所收获才是,不要东扯葫芦西扯瓢,白白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听某同行讲,他此类报告一讲就是好多年,几乎每次都超时,把提醒当成耳旁风,搞的主持人十分尴尬。

镜头三:某大牛作会议报告,相当有特色,Q哥特“佩服”他的演讲能力。他善于和懂力学的人讲地质、和懂地质的人讲力学,谈些不明觉厉的东东故弄玄虚,生涩的“青椒”往往会觉得高大上,而“红椒”则认为不着边际、不接地气,对突破制约本学科领域的瓶颈问题毫无帮助。Q哥听他讲的报告次数多了,觉得催眠效果不错,好几次听着听着一不留神迷迷糊糊睡着了。幸好,Q哥瞌睡时不打呼噜,想必没产生啥不良影响。今年,Q哥再次聆听他的大会主旨报告时,估计他总不能几年如一日吧,但结果仍然“涛声依旧”,听他讲上句,就知道他下句说啥。于是乎,就不想再让耳朵受累了,和旁边的某位老弟悄声说道“听说你名下的某博士后鸭梨山大有点失眠,以后让他多参会听听,保证能治好。”

参加学术会议,若能听到发人深省的精彩学术报告,可增长知识,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术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本来是件令人期盼的事儿。再者,通过和别人面对面学习交流,学者们不仅可共谋解决科技难题的良策,而且可增进相互了解,为以后的合作奠定基础。然而,这些年学术会议已经变味了,已成了某些大牛露脸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者讨论学术问题的交流平台,乃“鸡肋”耳。

鉴于此,为让学术会议回归“初心”,让参会学者有所收获和启迪,应本着不唯资历而唯能力的原则,本着不看“帽子”而看贡献的宗旨,建议会议组织者邀请下述学者作会议特邀报告或主旨报告。

某些长期在科研第一线战斗的国内学者,有较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积累,能洞察学科前沿且视野开阔,善于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研能力卓越,有的已作出或即将作出重要的原创性工作,这都是不可多得的科研财富。TA们做报告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富有激情,能讲述有趣的科研破案故事。听TA们的报告,不仅是一种享受,更能启迪思维,有可能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因为这些人卓尔不群、特立独行,不按常规套路“出牌”,常被同行视为“另类”,鲜有机会作会议特邀或主旨报告,目前多为默默无闻者。会议组织者应有“火眼金睛”辨识真才的能力,担当起“伯乐”的责任,必要时可“三顾茅庐”邀请。

国内学术会议也可邀请一些有“真货”的洋学者参会作报告(能用汉语交流者优先),但宁缺毋滥,要杜绝让洋“南郭先生”充门面的事儿上演。

简言之,让真才实学者亮相,可大幅提升学术会议的“含金量”,也是尊重参会者的体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46523.html

上一篇:1700年日本遭遇的“孤儿海啸”是怎么回事儿?
下一篇:为何好多人评上研究员后很少写SCI论文了?
收藏 IP: 124.239.252.*| 热度|

54 刘忠波 王善勇 马军 李毅伟 孟佳 姬扬 李孔斋 郭奕棣 赵永新 白禹 李万春 石磊 刘建彬 郑永军 黄永义 罗娜 周普查 汤茂林 吴斌 高峡 王晓峰 王选策 柳林涛 周春雷 陈安 史晓雷 禹荣明 杨顺楷 张北 栾晓波 杨百存 王卫 刘金涛 孙志鸿 吴晓娲 曹俊兴 任胜利 张成岗 苏德辰 钟定胜 李剑超 朱朝东 牛凤岐 朱志敏 杨正瓴 张国宏 王洪吉 晏成和 黄仁勇 杨勇歌 高友鹤 魏泉 zjzhaokeqin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