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1月11日,在科学院某研究所工作的一位朋友找我谈科研合作的事儿,正事儿谈完后,他拿出一张该所科研人员发表SCI论文的统计表让我看,我快速浏览了一遍,看到研究员发表的一作论文很少,而副研和博士后发表的论文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他让我谈谈看法。我略微想了想,谈了以下浅见。
按过去的科研评价体系,要拿高级职称,得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因此从做博士后打算留所开始,就要卯足劲写论文,论文多了在竞争中就有优势,所以博士后和副研是发表论文的主力部队。当然,“跟风”式科研易上手,“灌水”论文易高产,而“攻坚克难”式科研突破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期间有一个不出成果的“空白期”,故多数人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哎,功利性科研有虽有益于个人角逐名利,但不能解决国家亟需的“卡脖子”科技难题,做这种科研意义不大。从长远看,获益的个人因“腹中空”不值得同行发自内心的尊敬,估计心里很郁闷,最终也很“受伤”呐。
科学院下属研究所评职称时,因“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拿研究员职称并非易事【1】。不少人拿到研究员职称时,已经过了45岁这个“坎儿”,若之前没拿到光鲜的“帽子”垫底,后续的上升空间不大,所以拿到研究员职称后,就等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发表SCI论文的动力锐减,甚至也不愿意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啦。
还有一些人拿到了研究员职称,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把自己原来的工作让研究生完善下,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自己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上述第一种情况功利性太强,应予严肃批评;第二种情况有点消极,不应鼓励。然而,下面这种情况必须点赞。有些人拿到研究员职称后,生存压力得以减缓,可以不为论文而论文了,有足够的时间静心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打算干点大事儿出来,为自己的科研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以慰平生之愿。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人在年轻时做出了重要原创成果,而有人则大器晚成,在中老年时开始发力同样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春晖不论早晚”嘛。据我所知,属于最后这种情况的人虽少,但还是有壮心不已者滴,TA们已重新审视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体系,试图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内核,以开创普适性的新理论。嗯,基础理论的突破,往往能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是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无论如何,科研人员勿忘科研初心或目的【2】。大家晓得,科研的目的是:科学家凭着好奇心或兴趣,提出与解决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问题,推动科技发展,从而造福人类社会。科研做出了有意义的阶段性成果,应及时撰写论文并争取发表。论文的价值在其内涵,看其是否解决或突破了某些重要科技难题,而不在于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作出有重要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拓展人类认识自然乃至改造自然的知识库,这是有志科研人员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听了我的看法后,朋友认为说得在理,补充道“国家已认识到科研的真正价值所在,正在破‘四唯’纠偏,尽管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但路径正确、前途光明!”我连连点头称是。
参考
【1】获得中科院研究员职称并非易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751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4389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