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新药一定比老药好?

已有 2786 次阅读 2013-10-28 11:03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肿瘤|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药, 临床试验, 乳腺癌, 老药, 医疗科技

笔者不久前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医学与哲学》上,题目是《面对医疗高科技:是“领舞”,还是“伴舞”》。论文强调的是一点:面对今天临床蜂拥而至的高科技,包括大量的新药,让人措手不及;然后,也有很多人滋生了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凡是新的就是好的!所以,讲究时髦,用药追求时髦,药越用越贵,而效果往往是令人非常失望的!

讲到这儿,我想到近期找我的一个病案:这个病人是女性,一个乳腺癌患者,他的父亲很特别,是一位高级领导,以前一直上电视。她生了乳腺癌,当时是ⅡB的,应该说病情一般,不算严重……但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我看看她前期的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说花费不菲,肯定高达几百万了,更遗憾的是,她用了几乎所有新上市的最新药物,有的国内还没有用过,她已经用了……但现状是越用问题越严重,她的很多主治大夫(因为身份特殊,因此估计有几个治疗小组)给她摊摊手说:“该用的都已经用了,要么你回到最老的药物,要么你找中医去……”她原来只是个ⅡB的中期乳腺癌患者,现在既有骨转移,又有肝转移,还有腹水;而且,症状与病灶控制的都不好。然后,中医药治疗一段时间,总体情况还算趋于稳定,我也建议她配合用些老药。这就引申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新的药一定比老药好吗?

正巧,不久前,美国权威的全美肿瘤大会,刚刚发布了一个研究结果,也提出了这一问题,结论当然是否定的!在去年的《民生健康》杂志里:以“晚期乳腺癌治疗:新药不及老药好?”为题,报告了这一研究结果:“根据ASCO 2012的一项新研究,老药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不比新药差。”甚至更好。在美国“一项3期随机对照试验中,纳入了799名病人,1992年批准的紫杉醇和两个新的更昂贵的药物——纳米白蛋白结合型(nab)紫杉醇和ixabepilone进行比较。三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6、9.2和7.6个月,ixabepilone疗效明显不如紫杉醇(p<0.0001),nab-紫杉醇也不优于紫杉醇(p=0.12)。三组间总生存期没有明显差异。”

我们也明确告诉大家,医疗科技和一般的实用科技不一样!苹果的iPhone,人们针相购买最新的款式,那是赶时髦,也许新的的确比老的要好一点。然而,医疗是一个既充满科技,又需要经验,还需要漫长“试用”后检验其结果的过程。所有的新药,尽管上市前有过实验,但都有个试用的程序。不讲抗癌药,就讲抗生素,新的抗生素使用寿命越来越短,有的新药上市没多久,就被取消了,为什么?因为,前期的药物试验一则毕竟样本量不大;而且,时间有限;在人身上试用,很多东西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并被观察到。因此,我临床一直有个体会:临床用药绝对不是新的一定比老的好,已使用过10年、8年以上的,被认为比较有效的,往往比新药好!一则相对安全,因为人毕竟不是小老鼠!我们在小老鼠身上用药都要讲究什么啊?动物的保护主义!人身上更是;二则事实(别人试用过的事实)表明,有效可能性较大。作为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我很主张每个人能够接受医学实验,试用新药,以便为医学发展作贡献;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站在病人角度,我又反对如此,因为新药大多带有一定试验性质,很多新药,刚刚公布时大家都一阵喝彩,不久就发现了或毒副作用太大,或效果并不理想,然后丢到了角落里……因此,我有个很强烈的主张:肿瘤患者别轻易用新药,新药不一定比老药好!在肿瘤治疗中,用了若干年的,比如,十年以上的,也许更可靠!毕竟,药物及方案合适与否,对你来说也许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这又涉及到一个我以前观察到的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为什么肿瘤患者中有钱的、资源多的、地位高的更容易走……因为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忽悠,被鼓动多用新药。因为不愁资源、不愁钱,总认为新的比老的好。其实错了!新的不见得比老的好。总之,这个方面,适当稳妥更好。

我写得那篇文章强调面对医疗高科技,要“领舞”,而不是“伴舞”。所谓“伴舞”,就是新出来便跟着风走,赶时髦;所谓“领舞”,就是脑袋瓜要好好思考思考,认真评估之后,通过智慧和临床经验,来进行很好的选择。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这一点我要特别强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736732.html

上一篇:如何进行治疗性教育
下一篇: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致辞
收藏 IP: 116.226.3.*| 热度|

3 王春艳 赵凤光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