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裕民 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主任委员,临床主攻肿瘤。

博文

身心同治,让患者无痛生存

已有 4804 次阅读 2010-6-29 09:27 |个人分类:何裕民谈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健康, 何裕民, 癌痛

对于癌痛的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多年来推荐使用三阶梯止痛法。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药制剂治疗癌痛也取得了长期稳定的止痛效果,而且避免了药物依赖成瘾等毒副反应。如果再同时合理使用心理治疗,常可获得最佳止痛效果。
最需要“心疗”者:其实,所有的癌痛患者都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只不过下列这些患者心理治疗属于必不可少的,甚至比药物治疗更为重要。
1年老体弱的癌痛者: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癌痛治疗是十分困难的,每日所需的最佳治疗剂量相当难以确定,今天给10毫克可能还疼,明天给10毫克就会出现过度镇静,昏睡不醒,还有的患者出现疼痛,在第一、第二阶梯止痛无效以后进入吗啡治疗,但问题是注射吗啡后半小时,便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的加剧,难以实施药物治疗。这类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疼痛治疗,是相对较好的方法。
对这类患者,我们的经验是以中医药止痛,特别是外敷止痛为主,同时,加强心理治疗。许多老年患者经过调整后往往只在入睡前配合运用些吗啡制剂。
2镇痛药副作用严重者:有的患者平时即有消化道慢性炎症、胃肠蠕动障碍及慢性溃疡等疾病,或者由于长期的慢性消耗,长期卧床,反复手术、心情压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每日的进食量很少,或者进食后不舒服。而三阶梯止痛治疗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药物都不同程度的有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再加上患者不可避免地大量服用其他治疗性的中西医制剂,使得临床经常面临一个癌痛患者时,他的胃肠状况已经不能再承受任何有胃肠道刺激作用的药物,尤其是吗啡所带来的剧烈呕吐、腹胀、便秘等反应。此时,我们的经验仍是以中医药止痛,特别是外敷止痛和暖胃养胃为主,同时,加强心理治疗,包括行为干预治疗。
3严重的癌性疼痛者:对于严重疼痛的癌症患者,任何词汇都难以表达和描述他们所承受的痛苦。有人认为“如果要把抽象的疼痛感觉能够具体的分级的话,癌症所产生的癌痛肯定被分在顶级”。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由于难以承受巨大的痛苦,许多患者伴有抑郁反应。有研究发现,癌性疼痛患者的自杀倾向与抑郁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上对于剧烈癌痛患者,应当重视心理问题和注意有无自杀倾向,联合使用心理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心理状态。
“心疗”去癌痛的功效:对癌痛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常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直接缓解或减轻疼痛感受:临床上,合理运用心理和行为疗法,常可直接缓解或减轻疼痛感受。不少患者,求诊前满面愁容,诉说多处疼痛,在“圆桌诊疗”的氛围中,在老患者的示范作用和医生的开导下,很快可以“阴转晴”,疼痛缓解,对止痛药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
改善不良情绪:许多研究考察了心理治疗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其中绝大部分都证明心理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特别是疼痛时的痛苦情绪有较大的作用。
对癌症相关问题的应激反应与患者具有的应对策略有关,不同的应对策略又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有关。如利用社会支持的应对策略可以降低情感困惑,而逃避-退缩应对策略常导致情绪困惑增加,可加重痛苦体验和疼痛感受。而积极的应对反应则能明显地减少疼痛的发生。
重拾信心,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信心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应激的中间影响因素,它能对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的作用。那些能够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和痛苦,战胜疾病的患者,往往有较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疗在这两方面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增进食欲,增强体力: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要求,可以说不管患什么疾病,食欲良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癌症患者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饮食往往成为影响其康复的重要障碍。消化道治疗的患者术前受症状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术后受自我认知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化疗患者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疼痛较重的患者疼的无法进食。止痛药的服用多少又影响了食欲。总之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癌痛的不同阶段,几乎总能看到食欲不良,甚至严重障碍的情况。此时,除了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良好的心理治疗是改善患者进食情况的重要手段。而改善进食又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抵抗疼痛的能力。
减轻治疗的毒副作用:疼痛是心身综合反应的结果,疼痛体验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而癌症治疗引发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也和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关。良好的心理治疗技术:如松弛训练,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生物反馈等能不同程度地缓解患者疼痛。如能和正规的疼痛治疗同时进行,效果常会更好。实际上疼痛既是一个生理症状,又是一个心理感受。如果不兼用心理治疗,有的疼痛治疗是很难取效的。有一位患者在行破坏性治疗后,仍然感到患肢很疼,从病理、生理上去理解,他的确不应该再有疼的感觉了,可患者的确仍感觉疼得难以忍受,这就主要是心理症状没有解决的缘故,辅以心理治疗以后疼痛才得以控制。
癌痛“心疗”法举例: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既需借助一般的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方法,也还需运用一些比较特殊的方法手段。就一般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
支持性“心疗”:癌痛患者也需要给予支持疗法。即使疾病已到晚期阶段,疼痛厉害,也可通过支持疗法,引导他们面对现实,愉悦情绪,一定程度缓解疼痛。有时,即便在患者临终时也可用支持疗法,使他们平静地离去。
进行支持疗法时,首先要学会倾听。治疗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叙说,不管讲的多么罗嗦,多么激动都要认真耐心地倾听。这不仅为了了解患者病情,而且会使患者感到治疗者非常关心他们的疾苦。一些患者尽情倾吐后也常常会感到疼痛轻松许多。
其次,需给于必要的解释与建议,并尽可能帮助解决一些身心痛苦。癌痛患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痛苦与不适,常常情绪很差。这时,若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一些痛苦与不适问题,常能扭转患者的症情。如临床上,对伴有消化道障碍或便秘的用止痛药患者,我们就常指导他用各种简单方法先消解这些症状;如服用止痛药有副反应,可或指导换药,或帮助改变服用方法,减轻不适。唯有这样,进一步的治疗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解释、建议与解决一些问题均属于“支持”范畴,在支持基础上,还需要给于必要的“保证”。所谓“保证”,是指以肯定的口吻告诉患者,只要配合必要措施及相应治疗手段,他的一些痛苦是可以得到某种缓解的。事实表明:在癌症患者焦虑、痛苦和苦恼时,尤其处于癌痛危机之中时,给予适当的“保证”是十分有益的。但若对患者了解不够,“保证”不能兑现,患者会感到受欺骗,甚至使所有的治疗前功尽弃。因此,提出的保证要有足够的依据和适度。既要使患者深信不疑,又不能夸大其词,而且,要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谈及疾病的预后时,治疗者应该给患者一定的信心,尽可能给予正性肯定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希望与企盼,同时可以附上几条建议。如戒烟、合理进食等。
此外,还要帮助调整关系。治疗者过多地为患者提供支持时,患者容易产生依赖,什么问题都要治疗者做主。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渐渐地引导他们把希望寄于一个更广泛的人群,如亲人、单位等。同时鼓励他们多向曾经患过本病,且病情不轻,现已康复了的患友学习,取经。
认知疗法认知理论认为:许多人存在着错误的“自然联想”,“只要→必定会→结果一定是怎样”!治疗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患者所持的错误的观念调整成合理的、现实的、理智的、积极的,相对获益的和损失相对较小的观念。所以,我们在癌症治疗时要做到“良好的医患关系→详细的患者资料→找出错误的认知观点→纠正错误的观点→产生相对良好的结果”。
比如说,许多癌症患者误以为“生了癌→一定治不好→出现疼痛→就是恶化/晚期的表现→必定离死不远……”在这种错误的“自然联想”下,患者消极地感受一切,其结果是疼痛越来越重,情况越来越差,再好的治疗都无济于事。此时,“心疗”的关键,就是阻断这种错误的“自然联想”,以各种方式(我们的经验是最好以类同病情的、已康复了的患者的现身说法,“示范”教育),来开导他,扭转他错误的认知,常常可以起到很好的消解症状,配合治疗作用。
环境治疗疼痛是种心身综合反应,因此,影响因素众多。我们注意到,有些患者过几天要上肿瘤医院检查了,这些天疼痛开始加剧了;一旦发现有些指标异常了,疼痛厉害了。而环境也是疼痛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很多患者,忌讳红色和白大衣,忌讳“癌”字,常因恐惧医疗而诱发疼痛。为此,我们的医疗机构不出现红色,医务人员的着装也用淡绿色和浅蓝色。谈话时,即使涉及“癌”也是说“您这个病……”这也都可归入环境治疗之类。
广义的环境治疗还包括生活环境。长期观察使我们注意到一寒冷,肺癌患者就易胸痛、咳嗽、易感冒,故对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肺癌患者,深秋后我们鼓励他们成批地到海南三亚附近去渡过整个冬天。而上海地区有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骨转移和前列腺癌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这段时间我们则又鼓励家属带他们到洛阳、西安等地去度假,度过2030天。这些,就有辅助癌痛治疗之效。也都属于广义的环境治疗范畴。
转移注意焦点:心理治疗中,素有“暗示”与“移情”等法,讲的是运用心理学技巧,转移患者的注意焦点,以达到缓解某些症状的效果。这在癌痛患者中亦可试用。不过,它对精神性、功能性疼痛的效果常常不错,对器质性疼痛只能起到某种辅助治疗作用。试举一例:
江西某乳腺癌患者告诉笔者,几个月来一直手术一侧胸口痛,痛得比较厉害。检查来检查去没有发现什么阳性征兆,就是痛。笔者号了脉,看了伤口,详细了解情况,没发现有任何异常,随意说了一句:“您现在又不痛?”她说:“是啊!看到您,我就不痛了。”笔者遂以肯定的口吻告诉她,没有问题,不是器质性病变,更不是转移,最多只是种条件反射,并很自信地和她说:“您以后也不会痛了。”四个多月后,她再次见到笔者,告诉说:“何教授,真神奇,就那8月份看了您以后,您的一句话,我这4个多月来一次都没痛过,完全好了。”
其实,这类情况很常见,其机制很简单:人是心身合一的整体,癌症是种心身疾病,临床出现的症状,有些是价值的,有些可能只是种心身反应。此时,医师如不注意语言疏导,一味地要求患者查明病因。那么,在这种明确语言的强烈暗示下,很多患者症状就会固定下来,以至于不治。而在仔细分析基础上,同样借助适当的语言, 巧妙暗示,转移患者的注意焦点,常常可以帮助消解症状。当然,此法运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 排除器质性病变和转移之可能, 从症状学角度分析有充分把握是源于心身反应的。否则,有可能误事!
 
本文选自本人新书《从心治癌》,ISBN978-7-5478-0124-6,定价29.80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从心治癌》,《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姐妹篇,从“观念、知识、行为”着手,重点阐释心理致癌之因和癌后心理调适两大命题。带领您穿越恐惧迷宫,走出失败怪圈,帮组您走出心理困境,取得最佳康复、安宁和幸福。肿瘤病友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碰到又苦于找不到答案的各种心理胶着,如何解析,如何挣脱,都能从书中大量的事例中一一得到解答。请到新华书店购买,也可联系本人上海门诊进行订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00-339732.html

上一篇:解开癌痛心结
下一篇:心理危机,患癌者心灵深处的呼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