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ningmi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rningmind

博文

谈谈中国大学的英文译名和中国英语学习的成败 精选

已有 12143 次阅读 2011-5-23 02:34 |个人分类:教育科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 英语学习, 英文校名

最近刚刚加入科学网,今天在科学网上搜索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报道或评论,无意中发现科学网上有几篇博文讨论南方科技大学的英文校名,和我一个月前在南科大论坛上发文讨论的问题类似。仔细拜读过那些博文,发现我的想法和他们还是不太一样,虽然在某些地方上“百姓所见略同”。加之本人对其它一些中国大学的英文校名早就有些想法,所以想再次讨论一下中国大学的校名应该如何翻译成英文。

 

我是在南科大校长朱清时4月初访美前开始密切关注南科大的,但首先注意到的是南科大的英文校名好象不妥。朱校长访问美东时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其提及此事,所以于416日在南科大论坛上发表了“南科大英文校名亟待更正”的文章, 内容大致如下:

 

校名做为一个学校的牌子,对学校的形象至关重要。南方科技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其英文校名乃其在国际上的最重要招牌。这一名字不但要顺口、悦目,更不能出现英文错别字

 

但南科大现在的英文校名-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既拗口,又存在错别字。其简称(SUSTC)也不是非常悦目或爽口。

 

英文全名拗口冗赘在于名称中连续使用两个“of”,其错别字在于“University”之前的“South”

 

SouthNorthNorthwest等词既可做名词、副词,又可做形容词。但做形容词时,后面一般要跟一个地理名词,如South Africa, North Korea, South Florida等。它们后面一般不直接修饰其它名词,但Southern, Northern, Northeastern等形容词皆可。所以美国的西北大学名为Northwestern University,而不是Northwest University。类似如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Eastern University, Southern University等。(美国另有私立South University,但其名中“South”为人名,而非南方之意。)

 

同理,南方科技大学应该译为“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为:SUST)更妥,而不是“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在此名之后再以“China”修饰实无必要。上述西北大学校名为“Northwestern University”,而非“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f USA”,但国际科学教育界都知道它在美国。“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之后再加以“of China”不但冗赘,而且显得不自信自己为或会建成国际一流大学。这一讨论和爱国主义毫无关系。

 

如果非要在南科大英文校名中注明中国不可,则词序组合就要有所调整以避免上面所说的拗口冗赘。英文名可为: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SCUST)

 

有人可能会说,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上对南科大的报道都说“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这英文名字难道还有错或不好吗?但国内读者须知,很多国际英文媒体现在喜欢采用被报道对象自己的说法,一示尊重,二显地道,三可减少报道者自己的麻烦。所以中国的两会在很多英文媒体里就直接以拼音写作“lianghui”,而不是将其以英文翻译过来。

 

当然,本人必须说明:笔者为旅美科学家,而非语言学家,但本人在多年科研教学写作之外一直细心研修英文。南科大英文校名实为重要,应该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多位英语语言学家勘误斟酌。不过我比较有信心他们会赞成我的上述观点。另有一点可为佐证,为南科大校区设计的一家国际公司就称南科大为“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而不是“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www.woodsbagot.com/en/Pages/SCSTU.aspx)。(引文完)

 

与南方科技大学类似,中国其它一些大学的英文译名也值得商榷,特别是一些中文校名中有地理方位词修饰的。譬如,武汉有三所知名的“华中XX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学校认定的)英文译名分别是: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三者中好象只有最后一例较为妥当。“华中”直接以汉语拼音“Huazhong”替代根本没有达到翻译的目的,让不知或不熟悉拼音的国际读者不知所云“Huazhong”为何意。

 

类似的如中国的西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大学英文校名分别是Southwest UniversitySoutheast UniversityNorthwest University、和Northeastern University。如我在上文所述,好象只有东北大学的英文译名比较恰当。

 

中国高校在纷纷走向国际化,争创国际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采用英文校名是必要的,但这些译名必须仔细斟酌,因为这是学校的“招牌”,而不能在仓促中挂上个英文标记就行了。一个存在“错别词”的英文校名是有损(国际)形象的,而一个爽口的英文名字则是很好的广告宣传。

 

联系到网上时常看到的中国社会上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英文标志,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真的没有人再正儿八经地做事了吗,中国三十年的全民学习英语运动和多少亿元的英语学习产业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难道这只是一场全国化了的“洋泾浜”英语运动?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让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都使用汉语(中文)-但这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并且让到中国来访的国际游客都熟练使用汉语-那就要看中国的魅力和自信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9163-446942.html

上一篇:达尔文是如何成名的?
下一篇:科学的四种境界
收藏 IP: 66.108.132.*| 热度|

30 齐霁 虞左俊 曲津华 朱志敏 胡坤 徐耀阳 于锋 武夷山 田灿荣 肖振亚 朱晓刚 易文凯 许洪光 夏玉强 孙学军 吴国胜 丁甜 谢鑫 蔡津津 杨海涛 杨凯恩 黄武强 罗晓敏 司黎明 刁空非 Imperfectionist neilchau xchen bumblebee lia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