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刚毛藻好像长不大起来,还有点快要被青泥苔等占据了的样子,倒是青泥苔、菌膜等在矿物上(清一色的废矿,本来需要贴钱处理的)长疯了,底泥因为被矿化了所以谈不上有。
尤其是最靠近污染水源点的地方,透光也就半米深,可青泥苔长得一坨一坨的,没见黑的,不是墨绿色的就是褐色的,螺不少,离得越远,长得越薄,离开污染水源点数米一过矿物坝后进入菌藻共存池,可水色迅速从墨绿变纯绿,水透光1米以上,目视依然是绿藻为主,河床取样看就没多少菌,纯粹是绿绿滑滑的一层。大约60米远,水深1.2-1.8米后的景观池区青泥苔和菌膜又少了,基本是藻型清水了,但也是找不到底泥。
奇怪了这第一段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微生物型水体来设计的啊?该是褐色滑滑一缕一缕的在水底和材料上挂着飘啊飘的啊?怎么变成菌藻共生了?
显微镜下大量草履虫之类的原生动物。
冬天河床这样算正常么?青泥苔我是不怕它天热后上浮,因为底泥不是正常河道的烂泥巴,附着力足够强悍,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演变?
那,我把污染水源点附近的那个放水检查时照片搞过来,就是这些破玩意儿,刚毛藻上和间隙边狂长绿色褐色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