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生态化学的大概都知道,蓝藻的结构是细胞外面有一层水化的糖蛋白层,很厚很厚,带有很强的负电荷,靠这个电荷的排斥力蓝藻才不会聚集成团。这层糖蛋白层有比较强的络合能力,对药剂消耗量很大。另外蓝藻生活的水体还有其他动植物生存,因此处理蓝藻的时候最好不要加入有积累性生物毒性,会增加水体负荷的处理物,例如铜离子(见啥毒啥),铝离子(专毒微生物),碘伏等等,也不适合使用诸如超声波,遮光等破坏性很大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由于絮凝体在天然水体中和工厂废水处理理想状态不同,要受到风浪的强烈剪切,因此弱架桥的思路诸如粘土,滑石粉,海泡石粉沉藻的方法一概是不可行的——这个就是为什么粘土沉藻法多次实践失败的原因,我学生正在整理本科毕业论文会详细分析到呵呵(很伤心地看到这行跟风论文奇多,上至教授下到硕士,连思路都不清楚就乱跟风,不对劲啊这年头)。
照这么看蓝藻的捕捉就形成两个分叉思路:
1.着手于糖蛋白的羧基和氨基,络合捕捉。
2.着手于电荷,中和使其失稳定。
大约-06年我在实验室和学生瞎扯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使用俩铁电极,电极中间夹着一包硫酸镁(掺点氯化镁),通过晒网的孔径实施缓释,通低压直流电,然后电装置外套间隔一定距离上网筛避免电到生物,这时阳极铁离子释放出来,氧气跑出来增氧水体,微量氯气杀藻,同时氢氧化镁生成,电荷中和失稳把蓝藻絮凝,阴极则氢气跑出来气浮絮凝体,这不很合理吗?
于是兴冲冲地做了1升小试,50升中试,一概成功,鱼,螺,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之类的也没事,水体溶解氧少量上升,爽啊爽~
这时候有些朋友劝我赶快去发SCI,可我心里不踏实。我工厂混了很多年,经常遇到瞎想能行大试不行的事儿~
大试来了,12—72伏直流电一直调,先串联电极(即三维电极)然后换并联电极,一试全失败!——水面很宽,大量电能被导线消耗了!风浪吹来浮上来的藻全吹散沉下去了!这里清理了藻别的地方藻又跟水过来了。最后结论:扯淡技术!没屌用~
直到09年后我才真正找到应急除藻方法并大试成功(只玩了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米氏凯伦藻,没钱做不起!),今年有幸认识吴飞鹏老哥后,从他手里拿来的特种PAM试用后才初步把成本压下来(因为淡水还好,一旦高盐度海水中一般的架桥剂都会失效的,养殖区赤潮无法消除,因此被迫一直用贼贵又不是很好用的壳聚糖,150元/公斤的价格恶心死我了,如果日后有幸不受行业排挤能工业化真是全靠孤魂老哥的药啦,——这药就他有,人那才算水平,一个药的突破能支撑起一系列技术,比SCI牛太多啦)。
蓝藻处理的基础研究大家上网查至少上千篇,诞生了无数人才,正如当年的光催化一样。我学生挑一些分析和大试了下基本是扯淡。大部分论文连机理分析都说不清楚更是要命,也不知道怎么发表出来的——没机理也敢发论文?。
搞基础研究的还是少跟点风,少拍拍脑袋就决定吧,那样发SCI狠容易,但出垃圾比例太高啦,还容易误导跟风者,造成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浪费。中国学风不正是事实,但俺还是盼望发SCI着积点德,有条件的话把应用基础研究接着做完善点再发表好不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631925.html
上一篇:
挨骂贴:目前科技界注重的不应当是基础研究,而应是产业升级下一篇:
真的还是假的啊,谁教教我?——科学家突破高浓氨氮废水处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