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没有机会去国外留学,还算是搞教育的,而且总想不知趣的想搞明白国内的教育到底为什么不如人家外国,所以愿意与有外国学习经历的人们交流交流。
今天遇到一位初中毕业去澳洲留学、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交流起来。国内的许多学生盲目地羡慕外国学生不考试、只写论文就能够通过课程考核得到学分。听听这位留学生讲的两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教授要求选课的学生每人交一篇论文,同时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结果这位留学生得了个“不及格”。当他拿着“论文”与“测试卷”去找教授“理论”的时候,教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一个非常简单但又不容置疑的原因:“从你的论文看,你根本不喜欢我的课,因为你没有用心去做作业。”这位学生一听,什么话也没说,默认了——自己的确做的不够,多说无益,只好放弃这门课的学习另选其它课程。而我们的情况呢?首先学校或教务部门根本不相信任课的教师,也就是说不可能给授课教师这么大权力——仅凭看出“学生不喜欢某门课程、论文写不好就可以给不合格,找死呀?——给你算教学事故!”无论你教龄如何,也无论你教学效果如何,如何上课、每次课讲什么内容、考试如何进行、判分有没有判分准备等等,都必须有教务科的小科员说了算!另外学生会不厌其烦地磨任课教师:“老师,我已经尽力了,我实在不会呀!”
第二个故事,一门设计图课,考核方式就是画一幅设计图。该生经过2周拼命的准备与伏案作业终于完成大作——并拿在手里“欣赏”自己的杰作,自我陶醉的几乎流泪!等交上作业教授一看,立即告诉:“不合格!”该生的情绪一落千丈,急忙问道:“为什么呀?您上课讲的要点我全部体现出来了,而且非常漂亮!”教授回答:“是的,我看见了。但是设计图要有创造性,你明白吗?看在你画图认真的份儿上,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重画吧!”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份设计图说Perfect,而这位一看,这是啥呀?这根本不像老师上课讲授的!
【不知道该生说的是否具有普遍性,但有些方面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学校到底是教育学生们听话呢,还是挖掘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呢?如果连教师都不敢或不能突破学校或教务部门规定的阻碍创造性发展的陈规陋俗和条条框框,那么我们的高等学校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