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山坐落在辽宁盖州市境内。己丑年五月廿六日,交通学院与材料学院教工及部分家属小游此山。进入风景区,游人行走的路线实际上是沿沟而上半天然、半人工的路。
所谓赤山,即赤色的山,是由变质形成的微晶石英岩,由于含铁比较多,在近地表或氧化条件下形成了赤色的氧化铁覆盖其上,故看似赤色石,这便有了赤山。【有异议请斧正】
使游人感到有意思的是顺沟势而形成的溪流与山路时而并行、时而交叉。山路与溪流并行这在大多数山水风景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由于刚刚下过大雨,上山时遇到的水已无法辨别是泉水还是雨水,雨后当溪水增多时,天然形成的“石下水路”显然太拥挤,故部分溪水调皮地溢出沿山路顺势而下。溪水上了山路根本不顾及人的交通规则,忽而右行,忽而左行,有时甚至横铺路面,逼的游人只能踏水而行,远远望去,还以为是练家子,会“水上漂”的神功呢!有的干脆赤脚大仙,脱鞋感受一下山泉的灵秀。区内植被发达,有山有水、有树有鸟、有风有景,形成了“清泉石上流,人在画中游”的景象,宛如一幅活动的油画。
整个沟渠被“风”分为两段:沟口一段有风,沟底一段无风。在一拐弯处,出现一块巨石,上书“风停”。由于巨石表面粗糙度太大,字几乎不能被辨认,石后还有注解三字——“风停石”。“风停石”两侧完全可以用“一边是惊涛骇浪,一边是风平浪静”来形容。越过风停石,风真的陡然停止,只有高处树梢的数片小叶偶尔飘动一下。不过,游人完全不必担心无风会闷热的境况出现,因为继续深处,气温陡然下降,似乎到了一番清凉境地,有人形容像夏日喝雪水一般。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着,一路笑着,一路躺着清流,一边让山水的灵秀浸润;经过了“仙人洞”和“将军洞”,大多数人来不及与仙人搭讪,也无暇与将军论战,径直来到了“仙人井与簸萁汀”——实际上就是直径十米左右、深度数十厘米的小水湾,和一个长度大约四尺的瀑布。在这里游人尽情地享受着叮咚山泉的清凉……继续向前已经无路可走,只能向“大小天桥”——通往峰顶的已经不能称其为路的路——进发,前方的路到底有多艰险、山到底有多高,一切未知……
平时授课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咱自己也不能只说不练呀,所以平时也注意搜寻一切可以用于教学的素材,今天让俺发现了一块石头。
这块岩石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三明治”呢?似乎只有先形成裂缝后侵入,但为什么又如此“融合”呢?如此严丝合缝的“焊接”说明两次“入侵”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而为什么颜色、成分又如此泾渭分明呢?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使俺至今没敢给学生看这张照片。
在过“大小天桥”时,几乎所有人都复古了——四肢爬行,有的甚至“尾巴”都用上啦,O(∩_∩)O哈!继续前行,又无路了,这次是真的无路可走了。有领路者女兆氏言:山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爬出来的。咦,好耳熟啊!不过,哲学是哲学,科学是科学,无路就是无路,因为我们既不是猿猴,又没有孙行者的腾云驾雾之神功。看看天色已晚,像鄙人般无勇气攀高峰者发出:游玩首要的问题是安全,时间不太早了不能让他人等我们太久,山里黑天来的早,云云。看着女兆氏面部的遗憾神情,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于是俺有叹焉:穿过风雪,才能有风雪的坚韧;走过草地,才能有草地的深邃;翻过大山,才能有大山的抱负;涉过大河,才能有大河的豪迈。
己丑年五月廿八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