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ug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gang

博文

智慧中国的智慧工程——关于智慧医疗的一点思考!

已有 3317 次阅读 2012-12-6 09:38 |个人分类:社会现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工程, 医疗卫生, 智慧工程, 医疗流程重组, 医疗环境

以前也对智慧工程有些疑问,有些不了解,发过牢骚。而今看到各大媒体对于智慧工程好不问何物,只对打着智慧工程的幌子的信息技术的大采购大加赞扬胡乱吹鼓。特别是一些媒体在信息技术企业的迷魂汤下把智慧程说的说的神乎其神。特别是近期关于智慧医疗的广告有纷纷呈现,在这里不仅要问一句,什么是医疗。什么是医疗大环境,在国内的医疗政策体系下阿猫阿狗的都想来分病人这一杯羹,医疗环境还如何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还如何合理配置?

智慧工程起于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大策略,发展于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被一些市政建设用信息化采购实践,企业内部流程重组信息规划颂扬。在信息技术类企业尝到甜头之后大力吹鼓不择手段推进,各大协会纷纷参打着智慧工程的幌子在行信息技术设备促销的事实。引进智慧工程这么一个名词而已,其实所做的还是信息化建设的事儿,就有一些上升层次的也是信息计划建设的初级及成果而已。各大媒体为智慧工程打造声势,只不过企业营销策略的体现而已。忽悠的还是国人自己,受到影响的最终还是国家的底层人民。

在企业智慧工程,市政智慧工程,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智慧图书馆....之后智慧医疗又被企业机构拿来祸害。智慧工程个究竟是何物,没有人能给出解释,但是时下智慧工程的方式就是一个,很简单。信息技术的大力采购,信息技术设备的大肆促销。

近期很多媒体都讨论智慧医疗,在通信信息导报2012年12月28号的一版中有这样的标题:“智慧医疗全面开花,智慧工程惠及全国医疗”(大意)。再往深一看,还是满篇的信息技术采购,信息设备的建设,医院信息网络的完善,医院信息的联通,医疗结构门户网站的通畅,移动设备更好地访问医院网络,移动网络更好地全面覆盖医疗机构等等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多媒体设备的销售而已。丝毫没有涉及到医疗领域的端口问题,标准问题,信息共享问题安全问题隐私问题,流程优化建设问题,医疗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大数据建设以及交互性问题,大环境一体化规划问题,政策问题,改革问题,领域内问题......这样的简单的初级信息化建设只不过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那有丝毫智慧可言,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就成了智慧医疗?荒唐之极!

医疗信息化建设也有不少组织机构在研究再实施,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什么起色。电子病历的建设到现在还是作为纸质化的电子化存储,没有真正的电子病历的功能。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依旧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维护,上升不到信息系统的台面。某国内大型医院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扬言要在几年之内消除医院的纸质东西,达到真正的电子化医疗办公的环境。但是经是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多次改进,多次反思,多次优化,但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电子的没有法律效益,很多流程不一致,传统与现在的冲突严重,信息系统的信息跟医疗活动的知识难以融合,需求难以合理沟通,利益问题处理不当等等,纸质的存储费劲也得留着,在纸质电子并存下还要把纸质的通过扫描的形式转换成电子的。这种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但无功而且有过,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还不讨好,病案管理和医院信息中心难以整合。医院医疗活动信息不能跟社会政策体系,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底层医疗结构,国家医疗机管理寄的整合,之间壁垒越来越大,可操作性太低。致使医院系统形同虚设,大量的技术采购,束之高阁,信息中心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硬盘,巨大的数据仓库,无法用,一直存。这样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下如何能上升到智慧工程,信息没有用,连智能都达不到何谈智慧?

在大数据到来的时代,医疗活动这类机构产生的数据需要合理的利用。大数据不是所存储量大,而是用大规模的有机数据处理大的社会,科学研究,经济发展,民生改进等等的工程问题。在医疗领域内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情况下,产生的数据如何有机整合?医疗活动流程如何科学的合理的优化?医疗信息资源如何合理的配置合理流动?如何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以及改革策略下优化大的医疗环境?相关专业如何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限制的前提不解决妄谈智慧,休谈智慧!

在现代的所谓智慧医疗中,信息极度不对称,受惠的不是底层的病人,而是信息充分占有的信息充裕者。各自为政产生的小范围医疗数据可用性太低,加速了医疗领域相互间的壁垒。大力信息技术的无规划不合理使用采购,会让医疗机构更加依赖与信息技术设备,骑虎难下......

智慧中国的智慧工程,是大工程,人工程。要有大思维,大见解,大环境,长规划,远目光,久筹策......

不是单纯技术引进,不是单纯设备采购,不是单纯跟风走随波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9158-639696.html

上一篇: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刘则渊团队引文知识图谱—引文分析的异
下一篇:中国创新体现在哪里?论文专利能不能衡量?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 王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