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力量的源泉,也是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象征,但是什么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创兴,靠什么来衡量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时很难有确切的定论。
《参政消息》上周六版,刊登一则关于中国创新能力被夸大了的评论。用中国专利的申请数量以及在不同科学发展领域的数量来简单分析了中国这个专利数量第一,尖端专利申请数目很少的国家专利创新事实。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在2011年受理专利52.6万件,美国相应50.4万件。中国专利申请数目比2000年增长数倍,于己2015年会达到200万件。咋一看数字中国有优势,但是在全球范围一看,中国在下滑,2011年国内向世界发明专利43.6万件,而日本向世界47.2万件,而2011年的批准专利数目只有17.2万件并且其中有35%来自国外。在全球范围内宫内发额只有11.8万件专利获得批准,位于美国日本之后。而在比较前沿的科学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专利申请占10%;燃料电池占3%。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数量第一但是质量并不一定前沿。国内申请大量的专利,但是真正转化成成果的太少了,很多专利一直都没有获得批准,直到人老事无,灰飞烟灭。被批准的很多专利由于年费以及其他的管理不善导致郁郁而终。盲目创新带来的部分成果无法转化,一度束之高阁,管理不善,后来者又有无数的重复,或者无人问津。
创新的衡量一度在论文数目有限事实用论文衡量,在论文激增是专利成了指标,等专利及增之后在用什么来衡量创新?这种简单的替代关系显然不全行。合理系统的创兴评价体系值得深度关注。关于专利作为创新指标的问题也曾在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32&do=blog&id=591393发表过简单的评论。
是否为创新没有一定的标准,研究项目冠以创新就创新,有专利产生就为创新,深入一点的科学研究就称创新,成立中心研究部门,成立合作研究组织就一定有创新,创新一度变得这么容易,国家为何依然缺乏创新?
靠发明专利来衡量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是否值得怀疑,专利的领域衡量指标,加权因素等等没有定论,个人专利发明对于集体专利数量难以融合。专利转化成果难以衡量,专利价值褒贬不一,专利生命长短不定,制度缺失下的质量无保证等等,专利能不能作为国家科技水平?
建立创新性国家是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直接体现,然而什么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提高所需要的创新,研究领域还应该深思熟虑。科学研究与创新有差距,发表科研论类成果是创新的一个步骤,专利发明跟创新也不应该等同而论。不是深挖洞也不是遍地开花。科学技术事业是创新的基础但是不是创新的必然,科学研究活动是创新之的实践之路,但也不是必然途径。国家创新是系统工程,政策先行制度保证之后,力量合理配置才有可能有所成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