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一下学期,学院开设了数学史课程,由徐教授讲授。上第一节课时,像往常听课时一样,我坐在了教室的中间位置,因对数学史完全陌生,加上对数学的固化认识,怀着半知半解的态度想听听老师能讲什么?诚恳地说:上完第一节课,我像是走进了一片新天地,开辟了一片新时空。再加上老师那优雅的谈吐、亲切的笑容、渊博的学识、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得新思潮在脑海中不断与我的旧思想争吵,在回去的路上、吃饭的时候还回味着课堂上的饕餮盛宴。这让我不禁想起李雅普诺夫在亲耳聆听完切比雪夫的概率论课程后的醍醐灌顶之感。
大概这是一见如故的钟情,恍惚中意识到,数学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妙不可言。从第二节课开始,就一直坐在第一排,悉心听老师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讲授数学的发展和那些美妙的故事。在后来与徐老师的交往中,了解到徐老师是在与身体的极大抗争中为我们上课的。
2016年老师做了手术,是腹部的最大手术。手术后仅半年,还在恢复期中,老师就走上讲台,为我们讲授数学史课程。不仅为我们学院讲,还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同学讲。同时还有网络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对于一位经过大手术、还在恢复期中的人来说,压力可想而知。但老师并没有拒绝,更没有应付了事。一学期下来,除了在穿着上稍许不同之外,让你实在没有办法将课堂上那富有激情、满怀欣喜的老师与一位经过大手术还在恢复期中的人联系起来,让我们十分震惊与感动。
学期结束后,老师回忆:“每次上完课回到家就瘫在床上。”听后无比心疼与动容。徐老师说过:“真正的大师并非仅仅指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者,而是把科学思想注入到我们内心世界者,深刻影响我们心灵深处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徐老师是这两句话的实力践行者,他不只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我们,更是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切身奉行,在潜移默化中早已将我们深深影响。反观自己,这是否会让我们学生有一丝羞愧?所谓:师已如此,生当何如?
学期末,徐老师赠给我们同学他的学术专著《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研究》,书放在我这,同学们想看可以随时借阅。当时感觉无比的荣幸,也悄悄产生一种自豪感。心想:“一定要把这本书好好研读。”于是在暑假中就拜读了老师的大作,实可谓受益匪浅。
我相信:每一位看过此书者都会受益,每一位读完此书的人都会重新认识俄罗斯数学,每一个吸收其伟大智慧的人更会感激,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欣赏和品味这部著作,共同期待徐教授的下一部大作吧(徐老师的一部著作手稿已经交给出版社,另一部正在撰写中)。
您的学生 张红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